动态内生视角下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机理研究——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43
作者
徐建中 [1 ]
王曼曼 [1 ]
贯君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绿色创新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PVAR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426.4 [];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020205 ; 0202 ;
摘要
基于规模以上中国装备制造企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行业绿色创新效率,从动态内生视角构建了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值为0. 983,尚有提升空间;天然气、煤炭、原油碳排放与绿色创新效率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煤炭消费碳排放滞后项对绿色创新效率及绿色创新效率滞后项对原油、煤炭消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长期内天然气碳排放对绿色创新效率是负向影响,煤炭和原油碳排放对绿色创新效率则是正向影响;短期内绿色创新效率抑制原油碳排放,促进煤炭、天然气碳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碳排放交易制度与企业研发创新——基于三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刘晔 ;
张训常 .
经济科学, 2017, (03) :102-114
[2]   地理禀赋、对外贸易与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基于面板分位数的经验分析 [J].
王惠 ;
卞艺杰 ;
王树乔 ;
李小聪 .
管理评论, 2017, 29 (03) :40-48
[3]   中国区域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因素分解 [J].
罗良文 ;
梁圣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9) :149-157
[4]   中国省域绿色创新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J].
付帼 ;
卢小丽 ;
武春友 .
中国软科学, 2016, (07) :89-99
[5]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 [J].
王海龙 ;
连晓宇 ;
林德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 37 (06) :80-87
[6]   基于低碳的绿色增长及绿色创新——中、美、英、德、日、韩实证与比较研究 [J].
于惊涛 ;
王珊珊 .
科学学研究, 2016, 34 (04) :528-538
[7]   能源消耗与碳排量约束下区域技术效率研究 [J].
苗成林 ;
孙丽艳 ;
杨力 .
科研管理, 2016, 37 (02) :1-8
[8]   研发投入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异质门槛效应——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研究 [J].
王惠 ;
王树乔 ;
苗壮 ;
李小聪 .
科研管理, 2016, 37 (02) :63-71
[9]   空间溢出、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绿色创新效率 [J].
王惠 ;
苗壮 ;
王树乔 .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12) :33-38
[10]   中国省际R&D创新与转化效率实证研究 [J].
程慧平 ;
万莉 ;
黄炜 ;
张冀新 .
管理评论, 2015, 27 (04) :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