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接诉即办”的设计原理

被引:14
作者
李文钊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接诉即办; 人工制品; 治理实验; 设计原理; 超大城市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接诉即办"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基层为中心的北京超大城市治理实验,它开创了面向人民、面向问题、面向基层的超大城市治理变革实践,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了更好地厘清"接诉即办"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我们从人工制品和治理实验的视角理解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并尝试探讨这场治理实验背后所蕴含的设计原理。作为人工制品和治理实验的"接诉即办"改革,其设计原理包括九个方面,即面向人民探询问题解决、集中统一受理市民诉求、分层分级解决市民诉求、政府部门直接面向市民、市民评价诉求解决效果、解决产生问题背后的问题、市委监督激励"接诉即办"、使用制度规范"接诉即办"和开发"接诉即办"数据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HE FACT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J].
Hayek, F. A. .
ETHICS, 1943, 54 (01) :1-13
[2]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 习近平. 人民日报. 2019 (004)
[3]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 . Ostrom E. . 2005
[4]   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方法论取向:走向实证主义 [J].
和经纬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09) :118-124
[5]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a compound republic:Designing the American experiment . Ostrom V. . 2008
[6]   基层治理中的“不出事逻辑” [J].
贺雪峰 ;
刘岳 .
学术研究, 2010, (06) :32-37+159
[7]   激励与约束 [J].
钱颖一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05) :7-12+6
[8]  
Human Problem Solving . Newell A,Simon H A. . 1972
[9]   数据治理研究述评 [J].
张宁 ;
袁勤俭 .
情报杂志, 2017, (05) :129-134+163
[10]   解决问题驱动的基层政府治理改革逻辑——北京市“吹哨报到”机制观察 [J].
孙柏瑛 ;
张继颖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4) :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