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若干与下行抑制有关的中枢部位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脑啡肽在针刺镇痛中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许绍芬
周光钊
陆文孝
姜延芳
董惟强
机构
[1]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刺原理研究室
[2] 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室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脑啡肽; 下行抑制;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中缝大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推挽灌流技术、去甲肾上腺素(NA)放射酶学法和亮-脑啡肽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脑区 NA 和脊髓背角亮-脑啡肽的释放。应用分子筛柱层析分离家兔不同脑区的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并对它们进行荧光微量测定。以此来阐明针刺镇痛时 NA、5-HT 和亮-脑啡肽在下行抑制中的作用。1.家兔电针20 min,痛阈显著提高,此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大核(NRM)的 NA 释放显著减少,而 Al 核团和脊髓背角的 NA释放显著增加。2.电针镇痛时,PAG、延脑中缝核区和脊髓的5-HT 和5-HIAA 含量均有显著增加,除 PAG 外,这种增加的出现较 NA 为晚。提示可能在针刺镇痛的下行抑制中,NA 的参予较5-HT 为早。3.针刺镇痛时脊髓背角亮-脑啡肽的释放也明显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脑和脊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在大鼠电针镇痛中起不同的作用 [J].
谢翠微 ;
汤健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3, (02) :186-192
[2]   延脑内注射6-羟基多巴胺对大白鼠电针镇痛效应的影响 [J].
叶惟泠 ;
董新文 ;
蒋芝华 ;
沈锷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2, (13) :821-824
[3]   用6-羟基多巴胺损毁去甲肾上腺素能下行通路对针刺镇痛的影响和脊髓荧光组织化学的变化 [J].
蒋芝华 ;
董新文 ;
沈锷 .
生理学报, 1982, (03) :276-281
[4]   家兔中央灰质内微量注射纳洛酮和p-氯苯丙胺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J].
孙凤艳 ;
许梅芬 ;
许绍芬 .
生理学报, 1982, (02) :173-178
[5]   下丘脑微量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受体分析 [J].
潘建粹 ;
金国章 ;
洪庚辛 .
生理学报, 1982, (02) :179-184
[6]   去甲肾上腺素放射酶学的简化测定 [J].
许绍芬 ;
孙风艳 ;
张玲妹 ;
姜延芳 ;
沈淑英 .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81, (04) :288-293
[7]   家兔脑内注射氯压啶或酚妥拉明对指压穴位镇痛的影响 [J].
周仲福 ;
杜敏逸 ;
乌文英 ;
韩济生 .
生理学报, 1981, (01) :1-7
[8]   单胺类物质及针刺穴位对猫延脑下部A1核团区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J].
谢益宽 .
生理学报, 1981, (01) :30-35
[9]   针刺镇痛过程中中缝大核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强度的变化 [J].
董新文 ;
蒋芝华 .
生理学报, 1981, (01) :24-29
[10]   针刺镇痛时家兔脑内推挽灌流液中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J].
张安中 ;
黄登凯 ;
曾大允 ;
张玲妹 ;
王德岭 ;
朱根根 .
生理学报, 1981, (01)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