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共生中的拟人化:概念溯源、谱系重建与议题拓展

被引:5
作者
刘力铭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拟人化; 人机共生; 人机传播; 数字化生存; 智能传播;
D O I
10.14086/j.cnki.xwycbpl.2024.02.00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拟人化,是将人类特征赋予非人能动体的过程。拟人化不仅影响了个体在人机传播中的情感及认知,更作为一种“意义生成”被卷入人机共生的谱系中。研究对拟人化的概念及对象进行溯源,并对拟人化的具体维度进行梳理。而在现有研究中,拟人化作为人机传播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多被视为被机器线索触发的无意识互动,伴随着人机之间的长期关系成为可能,机器的类人能力也对人的独特性形成潜在威胁。研究将拟人化的研究谱系基于“价值共生”与“长期关系”进行拓展,并从拟人化与情感关系调适、拟人化与共生意义建构、拟人化与技术环境适应三个方向,对相关研究议题进行具体解释。研究认为,拟人化能为人机情感关系提供往返和调适,催生新的人机传播脚本,并在共生意义层面协助个体进行自我的“分布式”建构,而不同群体的文化实践也为拟人化提供了多元的解释资源,面对持续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技术环境,拟人化也能为个体提供适应经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  
从准社会互动理论到超人际互动理论:用户与虚拟偶像互动关系的理论拓展[J] 斗维红;张洪忠; 新媒体与社会 2023,
[2]   智能时代人机共生价值关系探析 [J].
程海东 ;
胡孝聪 .
道德与文明, 2023, (03) :35-45
[3]   对社交机器人领域拟人化现象的三种回应——走向批判性、关系性与解释学方法 [J].
马克科克尔伯格 ;
曹忆沁 .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 (02) :130-154
[4]   拟人化趋势下的虚拟主播实践与人机情感交互 [J].
赵瑜 ;
李孟倩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3, 45 (01) :110-116
[5]   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生的模式及其演化特征探究 [J].
于雪 ;
翟文静 ;
侯茂鑫 .
科学与社会, 2022, 12 (04) :106-119
[6]   人机何以共生:传播的结构性变革与滞后的伦理观 [J].
陈昌凤 .
新闻与写作 , 2022, (10) :5-16
[7]   意识激发与规则想象:用户抵抗算法的战术依归和实践路径 [J].
洪杰文 ;
陈嵘伟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2, 29 (08) :38-56+126
[8]   虚拟数字人:一种体验性媒介——试析虚拟数字人的连接机制与媒介属性 [J].
程思琪 ;
喻国明 ;
杨嘉仪 ;
陈雪娇 .
新闻界, 2022, (07) :12-23
[9]   智能传播趋势下的人机关系及其伦理审视 [J].
冯雯璐 ;
白紫冉 ;
乔羽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36 (03) :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