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大数据、新精英:数字技术对知识生产的征服与全球性重构

被引:16
作者
曾白凌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传播偏向; 知识生产; 把关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知识生产中,印刷文字和比特数字背后隐藏着两种不同的传播技术,并对应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明进程。技术创新知识的生产、储存、传播,导致其出现新的偏向。“文化人”是少数知识精英的标签,知识生产主导者从“文化人”到“数字人”再到“新精英”,彰显出数字技术在知识生产中特有的参与性、自主性、监视性以及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存在的超链接性。它构成数字化知识生产的技术逻辑,促使知识生产由以共识生产为重点转向知识的全社会参与、全球性生产;从一个行业维度转向全社会媒介化发展的深度;从理性工具转向自主性知识生产的能力。基于此,需要重新调试知识生产的凝视重点,不仅关注知识内容、源头、生产、分发的治理,更要治理前置,强化对生产者(大模型)、语料及技术的把关。知识与共识,知识的本土性与全球性并不存在必然的正向关联。国家既是全球知识体系的建设者,又是本土文化知识及其价值取向的守护者。面对数字技术对知识生产的征服与全球性重构,国家对数字化知识生产的管理首要表现为对其价值取向、组织结构、规则的确认和维护;国家应当成为大模型的第一“把关人”,大模型应该成为生产内容的直接“把关人”。“必须防止过去曾经是拉近人们距离的重要因素的信息与传播而今成为制造误解和仇恨的加速器。”1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回溯、镜像与本真:数字化时代口语传播的时空择取研究 [J].
强海峰 ;
张超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3, 45 (07) :102-109
[2]   公众参与数字交往的底层逻辑分析 [J].
吴飞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3, 45 (06) :123-130
[3]   作为“行动者”的出版网络:对数字出版的再解释 [J].
黄端 ;
吴瑶 .
数字出版研究, 2023, 2 (02) :50-57
[4]   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报告:美英澳篇 [J].
国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报告课题组 ;
林晓芳 ;
王壮 .
数字出版研究, 2023, 2 (02) :99-113
[5]   数字出版的五要素分析 [J].
龙正武 .
出版与印刷, 2023, (01) :63-68
[6]   传统出版向数字化转型研究 [J].
梁雪 .
采写编, 2023, (03) :139-141
[7]   智能鸿沟:数字鸿沟范式转变 [J].
钟祥铭 ;
方兴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 44 (04) :133-142
[8]   作为媒介性的可供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的考察 [J].
胡翼青 ;
马新瑶 .
新闻记者, 2022, (01) :66-76
[9]   架构、生态与普惠:一个数字出版的阐释框架 [J].
常江 ;
朱思垒 .
现代出版, 2022, (01) :30-38
[10]   中国特色出版学理论体系建设论纲 [J].
周蔚华 .
现代出版, 2022, (01) :5-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