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贺的“人工科学”观看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被引:4
作者
崔伟奇 [1 ]
程倩春 [2 ]
机构
[1]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司马贺; 人工科学; 人工智能; 哲学基础;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23.11.008
中图分类号
TP18-02 [];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其理论基础却呈现复杂的“未决性”,只有深入反思人工智能哲学基础及其历史演变,才有可能把握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贺所提出的“人工科学”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分析视角。一方面,人工科学作为一种复合性的科学观对于推动经典人工智能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科学观对于“总体性”地认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仍然不乏可资借鉴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机器人现代法则.[M].雅各布·特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2]  
协同进化.[M].爱德华·阿什福德·李.中信出版社.2022,
[3]  
牛津认知科学哲学手册.[M].埃里克·马戈利斯.人民出版社.2021,
[4]  
穿越小径分岔的花园.[M].亨特·克劳瑟-海克.贵州人民出版社.2020,
[5]  
信息伦理学.[M].弗洛里迪.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6]  
技术奇点.[M].沙纳汉.中信出版社.2016,
[7]  
重新定义智能.[M].迪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8]  
人类活动中的理性.[M].赫伯特·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9]  
科学的认知基础.[M].卡鲁瑟斯.科学出版社.2014,
[10]  
自由的进化.[M].(美) 丹内特; 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