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命运共同体

被引:21
作者
孙立会 [1 ]
沈万里 [2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2]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辩证唯物主义; 技术真相; 教育本源; 命运共同体;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4.02.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而备受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然而,不断涌现的教育组织对ChatGPT的禁止与教育研究者对其振臂高呼形成了“卢德主义再兴起”与“技术决定复升温”的鲜明对比。无论逃避还是接纳,均需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进行追本溯源。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影响,不仅能助力教育者以“全景式”视角审视国家政策驱动的教育、科技、人才的三位一体,更能明晰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统一。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的未来必将由“协同”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生状态。教育观的轴心应向“人”之向度转变;技术观的人机之理应以“求同存异”谋求合作共赢;人才观的主体应“与时俱进”以更好凸显人之主体。教育观、技术观、人才观的三位一体共筑教育未来命运共同体,方能使生成式人工智能之于教育带来的“失衡”转向和谐“平衡”的未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资本主义发展观比较研究.[M].王瑜.山东大学出版社.2021,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陈先达;杨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  
雅斯贝尔斯之本真教育.[M].张宏.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
[4]  
教育的本质.[M].贾馥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5]  
技术化时代的文化重塑.[M].王伯鲁; 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6]  
什么是教育.[M].杰克森.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7]  
新卢德主义评析.[M].陈红兵; 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8,
[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at questions should we ask of ChatGPT? [J].
Rospigliosi, Pericles Asher .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23, 31 (01) :1-3
[10]  
ChatGPT: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background; applications; key challenges; bias; ethics; limitations and future scope.[J].Ray Partha Pratim.Internet of Things and Cyber-Physical Systems.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