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的原因及救治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志立 [1 ]
曹义战 [2 ]
艾永飞 [1 ]
马文帅 [1 ]
薛玉生 [1 ]
杨欣国 [1 ]
汤雁玲 [1 ]
金葵花 [1 ]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脏内科
[2]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DES);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支架内血栓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7 [急症、急救处理];
学科分类号
100218 ;
摘要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置入术后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12~2012-12我院心脏内科冠心病患者行DES置入术后43例患者发生急性、亚急性血栓的时间、部位、因素及救治措施。结果①DES置入术5320例,术后发生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43例,发生率0.81%,死亡9例,死亡率20.93%。血栓形成时间0.25~11(4.2±4.6)d。②发生部位:左前降支33例,左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7例;病变类型:B/C型39例,A型4例;发生血栓的血管直径:2.5 mm 19例,3.0 mm 22例,3.5 mm 2例。靶血管的支架数及长度:2枚以上38例,平均直径及总长度(2.87±0.40)mm×(32.39±7.72)mm;1枚5例,平均(3.18±0.39)mm×(19.87±4.66)mm。③原因:贴壁不良19例,小血管长病变14例,支架近远端过度扩张致内膜撕裂5例,氯吡格雷抵抗3例。④救治措施:采用直径略大的球囊高压扩张血栓部位35例,支架近远端再置入一枚支架5例。结论血栓形成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程度、支架直径和长度、氯吡格雷抵抗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弥漫复杂病变患者;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救治的首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