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生态脆弱区贫困问题的文化救助

被引:2
作者
胡筝
机构
[1] 西安财经学院公共管理系 陕西西安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贫困; 秦文化; 文化救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西部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有很强的相关性,并表现出许多共同的文化特征。这里的农民长期在日益边缘化的空间系统中生活,贫困状态得不到改善而形成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导致环境持续恶化与贫困恶性循环。这种顽固性贫困按照一般经济和技术的方式扶贫很难奏效,不考虑贫困农民出路的生态建设也往往事与愿违。应该充分考虑文化救助的问题,吸取秦文化的精华,建立生态补偿与文化救助的促动机制,把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4+37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贫困问题与生态重建 [J].
屈波 ;
邹红 ;
谢世友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04) :74-75
[2]  
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J] 熊丽英 求索 2004, 02
[3]   关于中国农村文化性贫困的若干思考 [J].
朱文镇 ;
赵秋喜 .
农村经济, 2004, (01) :82-84
[4]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J] 郑长德 人口与经济 2003, 01
[5]  
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研究[J] 陈南岳 科学·经济·社会 2002, 01
[6]  
资源、环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J] 李周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5
[7]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脱贫策略[J] 刘萍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 2000, 02
[8]  
我们的家园—地球[M] [圭亚那]拉夫尔(Ramphal;Shridath) 著;夏堃堡等 译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