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北旱作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选址与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15
作者
韩帅 [1 ]
李颖 [2 ]
李双异 [1 ]
苏里 [1 ]
任家强 [3 ]
汪景宽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2] 辽宁省摄影测量与遥感院
[3]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模式; 建设选址; 层次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8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以辽宁省北部的昌图县为例,从耕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选取了2个方面7个指标,运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昌图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进行评价,并归纳出建设模式。评价结果表明,昌图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可以划定为最佳、适宜、有条件和无条件建设4种类型区,各区的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8.98%、17.43%、6.33%和67.26%;该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划分平原和丘陵区2种工程建设模式,以及肥力保育与肥力提升2种培育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广西农用地整理条件分区及其模式分析 [J].
朱俭凯 ;
刘艳芳 ;
刘谐静 ;
邓宣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3) :257-262
[2]   基于GIS与耕地质量组合评价模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 [J].
涂建军 ;
卢德彬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2) :234-238
[3]   中国耕地等别分异特性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影响 [J].
王洪波 ;
程锋 ;
张中帆 ;
郧文聚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1) :1-8
[4]   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J].
靳取货 ;
吴克宁 ;
王金满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26 (07) :617-620
[5]   土地整理项目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J].
杨庆媛 ;
冯应斌 ;
杨华均 ;
董世琳 ;
信桂新 ;
孙小群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3) :323-331
[6]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 [J].
蔡海生 ;
陈美球 ;
赵建宁 ;
曾珩 ;
张学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290-295
[7]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区域耕地整理规划 [J].
潘瑜春 ;
刘巧芹 ;
陆洲 ;
周艳兵 ;
李淑华 ;
章永平 ;
李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S2) (S2) :260-266
[8]   基于耕地分等的基本农田空间配置的方法 [J].
宇向东 ;
郝晋珉 ;
鲍文东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1) (S1) :185-189
[9]   基于GIS的农用地连片性分析及其在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J].
周尚意 ;
朱阿兴 ;
邱维理 ;
刘峰 ;
戴俊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7) :72-77+313
[10]   基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区域土地整理时空配置研究 [J].
王瑷玲 ;
赵庚星 ;
袁祥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8)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