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煤层”结构体冲击倾向性演化规律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28
作者
宋录生 [1 ]
赵善坤 [2 ,3 ]
刘军 [4 ]
魏向志 [4 ]
韩荣军 [4 ]
姜红兵 [4 ]
机构
[1]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分院
[3]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4]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顶板-煤层”结构体; 冲击倾向性; 冲击地压; 监测预报;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1400
中图分类号
TD324 [冲击地压];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单纯以煤层或顶板岩层进行煤层冲击倾向性判定存在"低估"问题,以典型的冲击危险矿井为背景并结合煤层赋存的实际情况和冲击地压的显现特征,建立"顶板-煤层"结构体模型。通过对纯煤层、顶板岩层及2种不同高度比下的"顶板-煤层"结构体冲击倾向性试验和不同顶板强度、厚度、均质性及接触面角度的冲击倾向性数值试验,研究不同顶板特性对"顶板-煤层"结构体冲击倾向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顶板-煤层"结构体冲击倾向性高于纯煤层或岩层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随着顶板强度、厚度、均质性的增加,"顶板-煤层"结构体冲击倾向性增强,随接触面角度的增大,其单轴抗压强度降低,峰后塑性变形阶段越来越明显。在接触面角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顶板岩体强度的增加,随"顶板-煤层"结构声发射累计释放能量减弱。随"顶板-煤层"结构体冲击倾向性的增强,其峰后声发射累积能量呈减小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倾角组合煤岩体的强度与破坏机制研究 [J].
郭东明 ;
左建平 ;
张毅 ;
杨仁树 .
岩土力学, 2011, 32 (05) :1333-1339
[2]   深部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机制与力学特性研究 [J].
左建平 ;
谢和平 ;
吴爱民 ;
刘建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 (01) :84-92
[3]   组合煤岩冲击倾向性演化及声电效应的试验研究 [J].
陆菜平 ;
窦林名 ;
吴兴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549-2555
[4]   煤系岩石的成分、结构与其冲击倾向性关系 [J].
潘结南 ;
孟召平 ;
刘保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 :4422-4427
[5]   煤岩复合模型冲击倾向的数值试验研究 [J].
曲华 ;
蒋金泉 ;
董建军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4, (04) :93-95+26
[6]   孙村煤矿-1 100m水平深部煤岩冲击倾向性组合试验研究 [J].
刘波 ;
杨仁树 ;
郭东明 ;
张殿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4) :2402-2408
[7]   煤层与顶板冲击倾向性研究 [J].
万志军 ;
刘长友 ;
卫建清 ;
梁广锋 .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9, (Z1) :208-210
[8]   煤层顶板冲击倾向分类的研究 [J].
王淑坤 ;
张万斌 .
煤矿开采, 1991, (01) :43-48
[9]  
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工程院“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2011
[10]  
冲击地压理论与技术[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齐庆新,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