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滞后效应的岩石加卸载响应比试验研究

被引:10
作者
邓华锋 [1 ,2 ]
胡亚运 [1 ,2 ]
李建林 [1 ,2 ]
肖志勇 [1 ,2 ]
周美玲 [1 ,2 ]
胡玉 [1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2]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加卸载; 加卸载响应比; 滞后效应; 损伤变量; 非均匀性介质;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4.0560
中图分类号
TV223 [地基基础及其加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深入分析岩石在循环加卸载作用过程中的加卸载响应比和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相关关系,设计并开展砂岩的常幅循环加卸载试验,详细分析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滞后时间差、加卸载响应比、损伤变量、上限应力对应的应变峰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滞后时间差并不是一个常数,在循环加卸载的初期和临近破坏阶段,滞后时间差明显较大;(2)岩样在临近破坏时,应力–应变滞后时间差、加卸载响应比、损伤变量和上限应力对应的应变峰值均存在明显突变,说明岩石的各项力学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与岩石所处的应力状态及损伤程度密切相关;(3)考虑循环加卸载的损伤作用对岩石介质均匀程度的影响,修正了加卸载响应比与损伤变量相关关系式,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关系式,可以用加卸载响应比较好地描述岩样的损伤程度。研究成果对岩石加卸载响应比及其与损伤变量关系的分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同时,相关试验分析方法也可以为类似试验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915 / 29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岩石非线性阻尼滞后响应特性研究 [J].
唐杰 ;
孙成禹 ;
周家惠 ;
郭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S1) (S1) :2948-2955
[2]   岩石力学试验中试样选择和抗压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J].
邓华锋 ;
李建林 ;
邓成进 ;
王乐华 ;
鲁涛 .
岩土力学, 2011, 32 (11) :3399-3403
[3]   介质非均匀性对加卸载响应比峰值异常特征时间影响的数值研究 [J].
张浪平 ;
李志雄 ;
尹祥础 ;
梁乃刚 .
工程力学, 2011, 28 (09) :44-50+58
[4]   常幅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滞后及阻尼效应研究 [J].
肖建清 ;
冯夏庭 ;
丁德馨 ;
蒋复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8) :1677-1683
[5]   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在结构灾变预测中的应用 [J].
张浪平 ;
余怀忠 ;
尹祥础 ;
梁乃刚 .
工程力学, 2010, 27 (03) :228-235
[6]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的载荷岩石动力学特征试验研究 [J].
苗胜军 ;
樊少武 ;
蔡美峰 ;
陈长臻 .
煤炭学报, 2009, 34 (03) :329-333
[7]   加卸载响应比与损伤变量关系研究 [J].
张浪平 ;
尹祥础 ;
梁乃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9) :1874-1881
[8]   岩石应力–应变滞后现象的定量研究 [J].
陈运平 ;
王思敬 ;
王恩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2) :4066-4073
[9]   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J].
葛修润 ;
蒋宇 ;
卢允德 ;
任建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10) :1581-1585
[10]   循环载荷下饱和岩石的应力—应变动态响应 [J].
陈运平 ;
席道瑛 ;
薛彦伟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4) :409-41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