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流动框架构建——以中国为例(英文)

被引:1
作者
刘晓洁
刘立涛
成升魁
沈镭
鲁春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流动框架; 石油资源流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和全球性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化工、医药、制造等各行各业。加强石油资源流动研究,有助于理解石油在产业内部以及其他产业之间的流动过程。石油资源流动分析框架及测算方法研究是开展石油供需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石油产品二氧化碳排放评估研究的基础。鉴于此,本文构建了石油资源流动分析框架,把石油资源产业流动过程划分为4阶段,3种流,3种库和2个过程,归纳总结了石油资源流动测算分析方法。以中国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过去二十年中国石油生产、消费和出口量迅猛增长,快速正价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能力导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从而实现国家层面上的石油安全;(2)终端消费掉多数石油产品,应该特别关注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损失情况;(3)除去原油,不同部门之间的石油产品流入量已经发展了巨大变化,在交通运输和生活消费部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工业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4)石油资源流动的CO2排放而言,从1993年的4.56亿t上升到2013年的15.17亿t;与此同时,二氧化碳排放的前三名从工业、运输业(包括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火力发电业转变为交通运输、工业和生活消费。此外,石油资源产业流动需进一步加强系统边界、数据库和针对非能源消费的石油资源流动模型研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的评价与优化 [J].
刘鹤 ;
金凤君 ;
刘毅 ;
丁金学 ;
许旭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332-1342
[2]   21世纪初期世界石油流动的空间格局与流场特征研究 [J].
赵冰 ;
王诺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886-892
[3]   我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地域类型分析 [J].
赵媛 ;
郝丽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93-103
[4]   我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形成机制 [J].
赵媛 ;
郝丽莎 .
地理研究, 2008, (05) :1027-1036
[5]   国家尺度上铝的社会流动过程解析 [J].
陈伟强 ;
石磊 ;
钱易 .
资源科学, 2008, (07) :1004-1012
[6]   20世纪末期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格局与流场特征 [J].
赵媛 ;
郝丽莎 .
地理研究, 2006, (05) :753-764
[7]   从静态的断面分析到动态的过程评价——兼论资源流动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J].
成升魁 ;
闵庆文 ;
闫丽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407-414
[8]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fossil fuel trade network based on value of emergy[J] . Weiqiong Zhong,Haizhong An,Wei Fang,Xiangyun Gao,Di Dong.Applied Energy . 2016
[9]  
Small and flat worlds: A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rude oil[J] . Yu Yang,Jessie P.H. Poon,Yi Liu,Sharmistha Bagchi-Sen.Energy . 2015
[10]  
Identification of global oil trade patterns: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complex network theory[J] . Qiang Ji,Hai-Ying Zhang,Ying Fan.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