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思考

被引:5
作者
黄聚云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社会学系
关键词
体育社会科学; 原始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 功利化; 批判意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主旨是通过体育促进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主体是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内核是体育创新主体的自我超越,外壳是全新的体育知识产品,标志是对体育发展的主导作用。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整体较弱的国民素质、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急待优化的学术队伍、粗放的研究模式、极端的科学主义、强烈的泛意识形态思维和淡漠的学术批评氛围等,束缚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发展。建议:应增强批判意识,完善人才政策,优化学术队伍,改进科研模式,提高国民体育科学文化素质,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体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持,提高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修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发模式的主要弊端评析 [J].
黄聚云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5) :1-5+9
[2]   对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若干方法论评析 [J].
黄聚云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08) :25-27
[3]   管理创新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保证 [J].
于绥贞 ;
温颖筠 .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1) :41-43
[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力 [J].
张寿正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 (06) :10-11
[5]   我国体育学学术批评的现状 [J].
杨黎明 .
体育学刊, 2004, (06) :10-13
[6]   科学主义:原始创新的拦路虎 [J].
任振球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3, (03) :43-46
[7]   体育理论研究方法的实证主义倾向批判 [J].
于涛 ;
刘卓 .
体育学刊, 1997, (01) :37-39
[8]  
西方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创造心理学.[M].陶国富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