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南盆地樊庄煤层气田早期生产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19
作者
吕玉民 [1 ,2 ]
汤达祯 [1 ,2 ]
许浩 [1 ,2 ]
陈同刚 [1 ,2 ]
赖涛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煤层气国家工程中心煤储层实验室
[3] 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煤层气; 生产特征; 主控因素; 沁南盆地; 灰色关联;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2.s2.00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樊庄区块煤层气井早期产能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埋深、煤厚、含气量、孔隙度和渗透率、压裂效果对气井早期产能的影响关系,同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确定影响高煤阶煤层气井(田)生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压裂效果对煤层气井早期产能的影响最大,并决定气井早期高产的峰值大小,但随着排采时间的推移,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煤层含气量和初始渗透率影响气井整体产能及其变化趋势;含气量越高或初始渗透率越大,气井产能越好,早期高产后其下降速度也越平缓。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J].
刘洪林 ;
赵国良 ;
王红岩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411-414+421
[12]   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因素分析 [J].
娄剑青 .
天然气工业, 2004, (04) :62-64+10
[13]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J].
司淑平 ;
李文峰 ;
马建民 .
断块油气田, 2001, (05) :50-53+76
[14]  
Dynamic variation effects of coal permeability during the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e Qinshui Basin; China.[J].Shu Tao;Yanbin Wang;Dazhen Tang;Hao Xu;Yumin Lv;Wei He;Yong L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12,
[15]   Geology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the Southeast Qinshui basin of China [J].
Su, XB ;
Lin, XY ;
Liu, SB ;
Zhao, MJ ;
Song, 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05, 62 (04) :197-210
[16]   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主控因素分析 [J].
傅雪海 ;
秦勇 ;
李贵中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3) :16-19
[17]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的现场应用 [J].
王杏尊 ;
刘文旗 ;
孙延罡 ;
马跃进 .
石油钻采工艺, 2001, (02) :58-61+85
[18]   控制煤层气含量及可采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J].
张胜利 ;
陈晓东 .
天然气工业, 1997, (04) :2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