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森林固碳潜力巨大(英文)

被引:17
作者
刘迎春 [1 ,2 ]
于贵瑞 [1 ]
王秋凤 [1 ]
张扬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气候梯度; 全球森林; 成熟林; 地上生物量; 碳容量; 固碳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1990–2007年间全球森林平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固定2.4±0.4PgC,但对全球森林未来固碳量的评价多是基于气候因素的过程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少有基于森林调查样地数据评价全球森林固碳潜力的研究。我们收集整理野外调查和已发表的成熟林生物量数据728条,建立全球成熟林生物量数据库。根据成熟林地上生物量碳储量空间插值,得到全球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容量,进而评估全球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固碳潜力。结果显示:(1)全球成熟林地上生物量自赤道向两极整体呈递减趋势,但最大值出现在中纬度区;(2)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成熟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因素;(3)全球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容量约为586.2±49.3PgC,其地上生物量固碳潜力为313.4PgC。因此,充分发挥现有森林的碳吸存能力,减少对现有森林碳库的干扰,是土地利用变化之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又一可选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2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黄土丘陵区两种主要退耕还林树种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固碳潜力
    刘迎春
    王秋凤
    于贵瑞
    朱先进
    展小云
    郭群
    杨浩
    李胜功
    胡中民
    [J]. 生态学报, 2011, 31 (15) : 4277 - 4286
  • [2] 东北地区两种主要造林树种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王春梅
    邵彬
    王汝南
    [J].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 1764 - 1772
  • [3]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Ⅲ)——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刘新安
    于贵瑞
    范辽生
    李正泉
    何洪林
    郭学兵
    任传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 818 - 825
  • [4]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Ⅱ)——太阳辐射要素
    何洪林
    于贵瑞
    刘新安
    苏文
    牛栋
    岳燕珍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 679 - 684+686
  • [5]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于贵瑞
    何洪林
    刘新安
    牛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 537 - 544
  • [6] Patterns of NPP, GPP, respiration, and NEP during boreal forest succession[J] . M. L.GOULDEN,A. M. S.MCMILLAN,G. C.WINSTON,A. V.ROCHA,K. L.MANIES,J. W.HARDEN,B. P.BOND‐LAMBERTY.Global Change Biology . 2011 (2)
  • [7] Potential for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eroded areas in subtropical China
    Shi, X. Z.
    Wang, H. J.
    Yu, D. S.
    Weindorf, David C.
    Cheng, X. F.
    Pan, X. Z.
    Sun, W. X.
    Chen, J. M.
    [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9, 105 (02) : 322 - 327
  • [8] Carbon dynamics of Oregon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forests and potential land-based carbon storage
    Hudiburg, Tara
    Law, Beverly
    Turner, David P.
    Campbell, John
    Donato, Dan C.
    Duane, Maureen
    [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9, 19 (01) : 163 - 180
  • [9] Assessing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managed forests: a case study from temperate Australia[J] . S. H.ROXBURGH,S. W.WOOD,B. G.MACKEY,G.WOLDENDORP,P.GIBBONS.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006 (6)
  • [10] Aboveground forest biomass and the global carbon balance
    Houghton, RA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5, 11 (06) : 945 - 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