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煤粉锅炉汞的排放特性和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19
作者
唐念
盘思伟
机构
[1]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汞; 排放; 迁移; 选择性催化还原; 湿法脱硫; 静电除尘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TK227.6 [连续排污];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0703 ;
摘要
采用EPA 30B方法,对某大型火电厂四台典型煤粉锅炉进行了烟气Hg排放测试,并选取其中两台代表性锅炉对各输入/输出物料进行了Hg量对比分析。通过系统的汞质量平衡核算,得出各物料中汞所占的比例,并据此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SCR)、静电除尘器(ESP)和湿法脱硫装置(WFGD)等主要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到系统汞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四台锅炉的烟气Hg排放浓度都不高,普遍在3μg/m3以下,明显低于新国标规定的排放限值,其中,配备SCR时Hg排放浓度明显更低。其原因在于,设置有SCR时,烟气中相当部分的Hg0会被催化氧化成Hg2+,Hg2+易于被飞灰吸附而脱除。WFGD对Hg2+的吸收比Hg0强得多,因此,排放烟气中汞的形态以Hg0为主,吸收的Hg绝大部分转移至脱硫石膏中。脱硫废水和炉渣对Hg的富集能力都非常有限。
引用
收藏
页码:484 / 4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单元对汞释放的控制作用 [J].
钟丽萍 ;
曹晏 ;
李文英 ;
潘伟平 ;
谢克昌 .
燃料化学学报, 2010, 38 (06) :641-646
[2]   汞在燃煤固态产物中的富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杨立国 ;
段钰锋 ;
范晓旭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0, 16 (06) :485-490
[3]   100MW燃煤电站汞排放及其形态分布 [J].
卢平 ;
吴江 ;
李传统 ;
潘卫国 ;
潘伟平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9, 25 (05) :473-477+486
[4]   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和静电除尘器联合脱除烟气中汞的试验研究 [J].
王运军 ;
段钰锋 ;
杨立国 ;
孟素丽 ;
黄治军 ;
吴成军 ;
王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9) :64-69
[5]   600MW燃煤电站烟气汞形态转化影响因素分析 [J].
王运军 ;
段钰锋 ;
杨立国 ;
江贻满 .
热能动力工程, 2008, (04) :399-403+443
[6]   燃煤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 [J].
陈进生 ;
袁东星 ;
李权龙 ;
郑剑铭 ;
朱燕群 ;
华晓宇 ;
何胜 ;
周劲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2) :72-76
[7]   300MW煤粉锅炉燃烧产物中汞的分布特征研究 [J].
朱珍锦 ;
薛来 ;
谈仪 ;
张长鲁 ;
李永光 ;
章德龙 ;
王启杰 ;
潘丽华 ;
柯建新 .
动力工程, 2002, (01) :1594-1597+1607
[8]  
Investigation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Impact on Mercury Speciation under Simulated NOx Emission Control Conditions[J] ChunW. Lee;RaviK. Srivastava;S.Behrooz Ghorishi;ThomasW. Hastings;FrankM. Stevens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4,
[9]  
Mercury emissions from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in Japan[J] Takahisa Yokoyama;Kazuo Asakura;Hiromitsu Matsuda;Shigeo Ito;Naoki Nod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