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能动与纠纷解决

被引:16
作者
王建国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司法能动; 法官; 司法权; 被动性; 法律工作者; 纠纷解决; 司法能动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正>司法的被动性曾几何时为司法理论界大加赞赏、推崇倍至。但是,这种片面强调司法权的被动性并将其推向极端显然是矫枉过正。"在我国司法国情条件下,片面强调案件在法律上的处理结果,机械套用法律条文,使法律脱离社会和民众的期待,这必然导致裁判结果虽然在法律上说得过去,但老百姓却不理解、不认同、不接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论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现实基础 [J].
庄毅 .
兰州学刊, 2006, (08) :198-199+40
[3]   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证据规定》为中心的分析 [J].
张榕 ;
陈朝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9-56
[4]   论法之难行之源 [J].
周旺生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 (03) :16-28
[5]   论当前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途径 [J].
张德淼 ;
周佑勇 .
法学评论, 1999, (01) :25-31
[6]   论法律上的利益选择 [J].
孙国华 ;
黄金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3-9+19
[7]   论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思考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1993, (02) :13-20
[8]  
中国法院文化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吕芳, 2008
[9]  
法律哲学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吴经熊著, 2005
[10]  
司法能动主义[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克里斯托弗·沃尔夫(ChristopherWolfe)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