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新生代北太平洋西部深水洋流演化:来自铁锰结壳Nd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6
作者
胡镕
陈天宇
凌洪飞
机构
[1] 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北太平洋; 铁锰结壳; 印尼海道; Nd同位素; 晚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 [海洋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尽管深水环流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水循环在过去的变化目前仍知之甚少.铁锰结壳的Nd同位素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古海洋环流变化的指标.通过研究位于马里亚纳岛弧附近不同水深的两块结壳(MKD13,1530m;MDD53,2700m)的Nd同位素组成演化,并结合对已发表资料的综合分析,获得了对该区中新世以来古洋流演化的初步认识:在中新世,结壳MDD53的Nd同位素组成保持稳定(εNd:ε4.0~ε5.0),且比北太平洋同时期类似水深的结壳贫放射成因Nd,反映了该时间段北太平洋西部深水主要受控于来自南太平洋的贫放射成因Nd的深部西边界流;而浅水结壳MKD13的εNd值在中新世持续升高,是由于印尼海道陆续关闭,贫放射成因Nd的印度洋水体通过该海道流入太平洋浅部的水量陆续减少所致.在上新世,结壳MKD13的εNd值保持不变,说明该时间段岛弧来源Nd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在早上新世时印尼海道对印度洋-太平洋间浅层海水的流通已经关闭;所以结壳MDD53的εNd值迅速升高,不是由于水体从浅层到深层的垂直输入的变化造成的,而是由于贫放射成因Nd的南大洋深水流入研究区深度范围(~2700m)的流通量从早上新世开始减弱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757 / 27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中太平洋海山铁锰结壳生物地层学研究 [J].
武光海 ;
PULYAEVAI A ;
刘捷红 ;
李雪富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33 (04) :129-139
[2]   中北太平洋深海Nd同位素的分布与传输途径 [J].
陈天宇 ;
凌洪飞 ;
胡镕 .
科学通报 , 2011, (19) :1546-1553
[3]   海洋Nd同位素演化及古洋流循环示踪研究 [J].
赵葵东 ;
蒋少涌 ;
郑新源 ;
陈天宇 ;
凌洪飞 .
地学前缘, 2009, 16 (05) :160-171
[4]   富钴结壳高分辨率定年: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与230Thex/232Th测年法对比研究 [J].
韩喜球 ;
邱中炎 ;
马维林 ;
钱江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4) :497-503
[5]   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生长过程与新生代海洋演化关系 [J].
丁旋 ;
高莲凤 ;
方念乔 ;
屈文俊 ;
刘坚 ;
李江山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1297-1308
[6]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的Os同位素定年与结壳生长间断 [J].
李江山 ;
方念乔 ;
屈文俊 ;
丁旋 ;
高莲凤 ;
吴长航 ;
张振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9) :1122-1129
[7]   太平洋富钴结壳高密度环境记录解读 [J].
王晓红 ;
周力平 ;
王毅民 ;
张学华 ;
柳小明 ;
樊兴涛 ;
刘克新 ;
周剑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9) :1112-1121
[8]   海山铁锰结壳中反映环境氧化程度的新指标 [J].
武光海 ;
周怀阳 ;
张海生 ;
凌洪飞 ;
马维林 ;
赵宏樵 ;
陈建林 ;
刘捷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2) :1098-1110
[9]   西、中太平洋铁锰结壳生长年龄:超微化石与Be测年的对比 [J].
程振波 ;
石学法 ;
苏新 ;
吴永华 ;
李小艳 ;
王昆山 ;
杨永亮 ;
鞠小华 ;
石丰登 ;
Hiroyuki Matsuzaki .
科学通报, 2006, (22) :2685-2689
[10]   大洋富钴结壳的年代学研究方法评述 [J].
符亚洲 ;
彭建堂 ;
胡瑞忠 ;
石学法 .
地球与环境, 2006, (0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