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钴结壳高分辨率定年: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与230Thex/232Th测年法对比研究

被引:10
作者
韩喜球 [1 ,2 ]
邱中炎 [1 ,2 ,3 ]
马维林 [1 ,2 ]
钱江初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海山富钴结壳; 米兰柯维奇周期; 230Thex/232Th测年; 生长速率; 中太平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海山富钴结壳的生长速率十分缓慢,长期以来,对其年代和生长速率的高分辨率准确测定一直是个难题.利用电子探针原位提取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样品号:CB14)的元素含量变化剖面,运用功率谱分析方法识别结壳第一亚层(0~3mm)Al元素含量变化曲线中存在的显著周期,通过与米兰柯维奇周期的匹配,获得结壳的高分辨率生长速率.同时,利用数控微钻对该结壳的第一亚层以0.1mm为间隔进行高分辨率连续取样,并利用230Thex/232Th法对其进行测年.结果表明利用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得到结壳的第一亚层生长速率为2.14mm/Ma,与利用230Thex/232Th测年法获得的结壳的生长速率(2.15mm·Ma?1)相吻合,同时得到结壳第一亚层(0~3mm)底界的年龄约为1.4Ma.认为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气候与环境效应在结壳的生长剖面上打下了烙印,利用地球轨道周期印记法确定富钴结壳的生长速率是一个有效而且可靠的新方法,可应用于为世界海域富钴结壳建立高分辨率长序列的年代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菲律宾海晚中新世末期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新型铁锰结壳记录 [J].
徐兆凯 ;
李安春 ;
蒋富清 ;
李铁刚 ;
孟庆勇 ;
靳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4) :512-520
[2]   西、中太平洋铁锰结壳生长年龄:超微化石与Be测年的对比 [J].
程振波 ;
石学法 ;
苏新 ;
吴永华 ;
李小艳 ;
王昆山 ;
杨永亮 ;
鞠小华 ;
石丰登 ;
Hiroyuki Matsuzaki .
科学通报, 2006, (22) :2685-2689
[3]   塔中地区奥陶系米级旋回层序分析 [J].
吴兴宁 ;
赵宗举 .
沉积学报, 2005, (02) :310-315
[4]   东太平洋锰结核中叠层石纹层周期信号的谱分析及其意义 [J].
韩喜球 ;
王惠群 ;
方银霞 ;
金翔龙 ;
杨树锋 .
地质学报, 2001, (04) :548-553
[5]   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的叠层石包壳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韩喜球 ;
韩喜球 ;
方银霞 ;
金翔龙 ;
杨树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5) :73-81
[6]   深海锰结核的描述方法及术语 [J].
边立曾 ;
林承毅 ;
张富生 ;
周旅复 ;
张孟群 ;
沈华悌 ;
陈建林 ;
韩喜球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109-113+115-116
[7]  
Rhythmic growth of Pacific ferromanganese nodules and their Milankovitch climatic origin[J] . Xiqiu Han,Xianglong Jin,Shufeng Yang,Jan Fietzke,Anton Eisenhau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3 (1)
[8]  
Orbital cyclostratigraphy of the Devonian Frasnian–Famennian transition in South China[J] . Yi-Ming Gong,Bao-Hua Li,Cheng-Yuan Wang,Yi Wu.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2001 (3)
[9]  
Evolution of Nd and Pb isotopes in Central Pacific seawater from ferromanganese crusts[J] . H.F. Ling,K.W. Burton,R.K. O’Nions,B.S. Kamber,F. von Blanckenburg,A.J. Gibb,J.R. Hein.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199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