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菲律宾海晚中新世末期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新型铁锰结壳记录

被引:8
作者
徐兆凯
李安春
蒋富清
李铁刚
孟庆勇
靳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新型铁锰结壳记录; 古海洋环境演化; 铀系测年; 铍同位素测年; 东菲律宾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3 [锰结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东菲律宾海新型深水铁锰结壳典型样品显微结构构造、地球化学、铀系和铍同位素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恢复了该海区晚中新世末期以来的古海洋环境演化.该区结壳的垂直剖面结构构造和化学组成的变化相一致,指示了结壳的3个主要生长阶段及其对应的古海洋环境演化.晚中新世末期(5.6Ma)底部壳层开始生长,壳层结构疏松且具有较高的碎屑含量和生长速率;成矿元素含量、生长速率和铈正异常程度在4.6Ma处的降低表明了此时气候的转暖,开始不利于壳层生长,并最终在中上新世末期(2.8~2.7Ma)形成壳层生长间断.晚上新世时(2.7Ma)南极底流活动性的再次增强,有利于向高纯顶部致密壳层的快速转型.此后,随着火山物源的进一步远离和陆源风尘物质的继续增加(1.0Ma),尽管周边环境依然有利,壳层成矿元素含量却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该结壳为研究区晚中新世末期以来不甚明了的古海洋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南海北部上部水体4M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 [J].
黄宝琦 ;
翦知湣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0) :69-75
[2]   1.5 Ma以来黄土高原风尘堆积的岩石磁学记录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 [J].
宋友桂 ;
方小敏 ;
石川尚人 ;
鸟居雅之 ;
李吉均 ;
史正涛 ;
强小科 ;
符超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3) :43-51
[3]   中太平洋富钴结壳剖面的锇同位素组成 [J].
符亚洲 ;
彭建堂 ;
屈文俊 ;
胡瑞忠 ;
石学法 ;
杜安道 .
科学通报, 2005, (15) :1654-1659
[4]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与富集特征 [J].
潘家华 ;
Eric De CARLO ;
刘淑琴 ;
杨忆 ;
游国庆 .
地质学报, 2005, (01) :124-132
[5]   大洋铁锰结壳测年的几种常用的同位素方法:成果与问题 [J].
李日辉 ;
程振波 .
海洋地质动态, 2004, (10) :14-18+1
[6]   大洋铁锰结壳的地球化学与古海洋环境示踪 [J].
赵广涛 ;
彭俊 ;
田丽艳 ;
韩宗珠 ;
杨胜雄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886-892
[7]   最近6.5~2.2Ma黄土高原粉尘通量变化及其指示的东亚冬季风演化和亚洲干旱化 [J].
曹军骥 ;
张小曳 ;
安芷生 ;
郑洪波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3) :97-101
[8]   富钴结壳地球化学与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J].
蔡毅华 ;
黄奕普 .
台湾海峡, 2002, (02) :258-264
[9]   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构造运动的影响 [J].
臧绍先 ;
宁杰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2) :188-197
[10]   南海北部近6Ma以来的氧同位素地层与事件 [J].
翦知湣 ;
成鑫荣 ;
赵泉鸿 ;
王吉良 ;
汪品先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0) :81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