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

被引:35
作者
贾军涛 [1 ]
郑洪波 [2 ]
黄湘通 [1 ]
吴福元 [3 ]
杨守业 [1 ]
王可 [2 ]
何梦颖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晚新生代; 碎屑锆石; U-Pb定年; 物源示踪;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长江三角洲DY03孔3.6Ma以来的沉积物碎屑锆石样品利用LA-ICP-MS进行了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DY03孔189.8~215.8m之间(磁性地层年龄3.2~3.5Ma)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以100~150Ma占优势,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白垩纪岩体,物源区比较局限;189.8m(3.2Ma)以上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呈现多峰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于100~300,350~550,600~1000,1400~2000和2200~2800Ma,表明沉积物源区显著扩大.从DY03孔3.2Ma以来沉积物碎屑锆石中识别出大量来自长江上游的年龄信息,表明当时长江沉积物已开始影响到三角洲地区.考虑到古长江在上新世以前有可能没有流经现在的长江三角洲,而是流向苏北盆地,长江贯通的时限应不晚于3.2Ma.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31]  
崆岭高级变质地体单颗粒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扬子克拉通>3.2Ga陆壳物质的发现[J]. 高山,umin Qiu,凌文黎,Neal J.McNaughton,David I.Groves.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01)
[32]   苏北盆地油气田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J].
钱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21-25+124
[33]   庐山前震旦纪岩石中锆石U—Pb法定年与其地质意义 [J].
谢国刚 ;
李均辉 ;
李武显 ;
唐红峰 ;
李惠民 ;
周新民 .
地质科学, 1997, (01) :110-115
[34]   长江三峡河流袭夺与河流起源 [J].
赵诚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6, (04) :69-74
[35]   武当群成岩年龄新资料兼讨论 [J].
秦正永,雷世和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2) :176-185+170
[36]   苏北弶港辐射沙洲研究的进展和争论 [J].
李从先 ;
赵娟 .
海洋科学, 1995, (04) :57-60
[37]   云南西北部金沙江河谷地貌与河流袭夺问题 [J].
任美锷 ;
包浩生 ;
韩同春 ;
王飞燕 ;
黄培华 .
地理学报, 1959, (02) :135-15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