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岭谷区降水量时空变化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被引:18
作者
李少娟 [1 ]
何大明 [1 ]
张一平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
[2]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关键词
降水量; 时空变化及地域分异; “通道-阻隔”作用; 纵向岭谷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P332.1 [降水观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81501 ;
摘要
利用纵向岭谷区内36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1年逐日观测降水量,根据纵向岭谷区典型南北走向山系河谷特点,选取区内7个典型剖面,通过系统分析区内降水量纬向、经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探讨降水变化与纵向岭谷特殊环境格局中"通道-阻隔"作用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纵向岭谷特殊地形的影响,研究区水热条件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具有独特的"通道-阻隔"多重效应,区内北部(>26°N)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年内分配状况出现具备"桃花汛"小雨期的"多峰型";至26°N,"桃花汛"小雨期渐趋消失,降水量年内分配由"多峰型"逐渐过渡为"单峰型";24°25°N地区,降水量年内分配均为单峰型、且峰型相似,至纵向岭谷区南部,年内分配出现了具备"后雨期"的"准双峰型",且随着经度增加,这种双峰型特点更突出.由于干季该区大气环流较为单一,纵向岭谷"阻隔"作用对干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空间影响并不明显,区内干季降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湿季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则更复杂,空间分异也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纵向岭谷作用下的干湿季气候差异及其对跨境河川径流量的影响 [J].
尤卫红 ;
段长春 ;
何大明 .
科学通报, 2006, (S2) :56-65
[2]   “通道-阻隔”作用对纵向岭谷区水稻灌溉需水的影响 [J].
顾世祥 ;
何大明 ;
李远华 ;
傅骅 .
科学通报, 2006, (S2) :8-13
[3]   澜沧江与下湄公河水位过程的关联分析 [J].
李少娟 ;
何大明 ;
傅开道 .
科学通报, 2006, (S2) :40-47
[4]   纵向岭谷区水汽通道作用及植被生产力响应 [J].
周长海 ;
吴绍洪 ;
戴尔阜 ;
郝成元 ;
潘韬 .
科学通报, 2006, (S2) :81-89
[5]   纵向岭谷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岭谷格局及通道效应的关系研究 [J].
李政海 ;
宋国宝 ;
高吉喜 ;
鲍雅静 ;
彭华 ;
王海梅 ;
姜昀 ;
吕海燕 .
科学通报, 2006, (S2) :90-99
[6]   亚洲季风区平均雨季起始期的时空分布特征 [J].
赵荻 ;
姚平 ;
杨若文 ;
曹杰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333-336
[7]   中国降水年内分配的时空演变特征之新法研究 [J].
李少娟 ;
钱永甫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314-321
[8]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郭菊馨 ;
王自英 ;
白波 ;
鲁亚斌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2) :48-52
[9]   纵向岭谷区冬、夏水热条件空间分布研究 [J].
曹杰 ;
何大明 ;
姚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1) :24-30
[10]   滇西北纵向岭谷区水资源特性及分异规律研究 [J].
郭有安 ;
黄英 .
人民长江, 2005, (04) :38-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