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标记和土柱模拟的夏玉米氮肥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31
作者
吴永成 [1 ,2 ]
王志敏 [1 ]
周顺利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土柱模拟; 15N标记技术; 氮肥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定量分析夏玉米氮肥利用特性以及肥料氮的去向。【方法】采用15N标记和土柱模拟技术,设置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 kgN.hm-2),在人工防雨棚条件下对平水降雨年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施氮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植株和籽粒吸氮量也显著增加。氮肥生理利用效率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效率与氮肥表观利用率则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夏玉米对15N标记氮肥的回收率为41.2%—47.8%,2 m土体各土层中的15N残留量随施氮量的增多而显著增加(P<0.05),15N残留率为40.7%—47.5%。在空间分布上,土壤中残留15N总体表现为随土壤层次加深而明显下降。15N的损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损失率为9.0%—13.1%。【结论】施氮量90—180 kg.hm-2有利于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土体(尤其是深层土壤)中的肥料氮残留量,从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446 / 24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氮施用量对夏玉米土壤水氮动态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杜红霞 ;
吴普特 ;
冯浩 ;
王百群 ;
马军勇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4) :82-87
[2]   施氮量对夏玉米碳、氮代谢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吕丽华 ;
陶洪斌 ;
王璞 ;
赵明 ;
赵久然 ;
鲁来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630-637
[3]   半湿润地区农田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 [J].
范亚宁 ;
李世清 ;
李生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4) :799-806
[4]   氮肥对紫色土夏玉米N2O排放和反硝化损失的影响 [J].
项虹艳 ;
朱波 ;
王玉英 ;
李侃 ;
段文霞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5) :574-583
[5]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的氨挥发 [J].
苏芳 ;
丁新泉 ;
高志岭 ;
黄彬香 ;
陈新平 ;
张福锁 ;
Martin Kogge ;
Volker Rmheld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7, (03) :409-413
[6]   包膜复合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与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2) :242-247
[7]   包膜缓释肥料(CSFs)增产机理与氮肥利用率示踪研究 [J].
王艳 ;
王小波 ;
王小晶 ;
张渊 ;
苏霄倩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09-111
[8]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氮素累积、转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J].
易镇邪 ;
王璞 ;
申丽霞 ;
张红芳 ;
刘明 ;
戴明宏 .
作物学报, 2006, (05) :772-778
[9]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J].
赵营 ;
同延安 ;
赵护兵 .
土壤肥料, 2006, (02) :30-33
[10]   华北地区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的时空动态与残留 [J].
吴永成 ;
周顺利 ;
王志敏 ;
罗延庆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