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田NO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7
作者
赵建波
迟淑筠
宁堂原
李增嘉
谷淑波
裘立群
吕美容
田慎重
机构
[1] 不详
[2]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 N2O排放; 影响因素;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3.032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保护性耕作和常规耕作小麦田的N2O排放进行了原位测量,测量了土壤温度、水分、无机氮等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及常规耕作麦田N2O的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各处理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和季节排放量,除免耕秸秆还田外,保护性耕作与常规耕作差异显著。(3)在小麦生长季内,保护性耕作农田均表现为N2O的排放源。(4)各处理N2O季节排放量大小顺序为:耙耕秸秆还田(1.64 kg/hm2)>旋耕秸秆还田(1.59 kg/hm2)>常规耕作秸秆还田(1.48 kg/hm2)>深松秸秆还田(1.42 kg/hm2)>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1.34 kg/hm2)>免耕秸秆还田(1.33 kg/hm2),即,与常规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除免还)N2O排放量增加。(5)温度是制约N2O排放的关键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N2O表现出增加的趋势。(6)N2O排放与水分、土壤无机氮含量无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氮肥施用对紫色土-玉米根系系统N2O排放的影响 [J].
项虹艳 ;
朱波 ;
况福虹 ;
李侃 ;
王玉英 ;
郑循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413-420
[2]   土壤耕作及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韩宾 ;
李增嘉 ;
王芸 ;
宁堂原 ;
郑延海 ;
史忠强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48-53
[3]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J].
叶欣 ;
李俊 ;
王迎红 ;
刘恩民 ;
李瑞雪 ;
于强 ;
陈炳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186-1191
[4]   川中丘陵区旱地小麦生态系统CO2、N2O和CH4排放特征 [J].
张中杰 ;
朱波 ;
江长胜 ;
韩广轩 ;
高美荣 .
生态学杂志, 2005, (02) :131-135
[5]   影响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过程的土壤因素 [J].
焦燕 ;
黄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457-466
[6]   水分状况对水田土壤NO排放的影响 [J].
颜晓元 ;
施书莲 ;
杜丽娟 ;
邢光熹 .
土壤学报, 2000, (04) :482-489
[7]   化感物质对土壤N2O释放影响的研究 [J].
黄益宗 ;
张福珠 ;
刘淑琴 ;
曹美秋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5) :478-482
[8]   玉米田N2O排放及减排措施研究 [J].
黄国宏 ;
陈冠雄 ;
张志明 ;
吴杰 ;
黄斌 ;
OswaldVanCleemput .
环境科学学报, 1998, (04) :10-15
[9]   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O排放研究 [J].
郑循华 ;
王明星 ;
王跃思 ;
沈壬兴 ;
龚晏邦 ;
张文 ;
骆冬梅 ;
金继生 ;
李老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5) :495-499
[10]   小麦-玉米轮作期土壤排放N2O通量及总量估算 [J].
曾江海,王智平,张玉铭,宋文质,王少彬,苏维瀚 .
环境科学, 1995, (01) :32-35+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