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ESMeso模式对2011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区域的预报检验

被引:17
作者
张利红
何光碧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GRAPESMeso模式;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 统计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 [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东部及周边地区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是天气预报模式预报的难点。为了了解新版GRAPESMeso模式在该区域的预报性能,利用统计方法对比了GRAPESMeso模式新版(V3.1模式)与旧版(V2.5模式)在2011年夏季(6-8月)预报结果,还对比了V3.1模式在高、中、低三种地形高度的预报差异,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同化系统升级后,各要素的误差明显减小,初始场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尤其在对流层中高层,各要素的改善幅度依次为相对湿度>纬向风>经向风>位势高度>温度;(2)对于降水预报,无论是6 h还是24 h累加降水,V3.1模式的TS评分都高于V2.5模式,尤其是大雨和暴雨预报,V3.1模式能明显减小漏报率、提高日平均降水准确率,但对空报率和云南以西的虚假降水改善不明显;(3)V3.1模式预报的位势高度、温度、风场和相对湿度误差垂直分布廓线与V2.5模式的不同,V3.1模式可以改进整层的经向风、纬向风和相对湿度、对流层中高层的位势高度、500 hPa以下的温度,但位势高度误差增长速度大于V2.5模式,对流层中低层的南风预报偏强,500hPa以上相对湿度误差仍很大;(4)V3.1模式在不同地形高度的预报结果对比发现,除700 hPa的位势高度和温度外,三种地形高度的各要素误差都是在初始时刻差异最小,随着预报时长增长,误差差异不断增大,这表明V3.1模式各要素的误差增长受地形影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GRAPES模式对湖北省汛期强降水预报的分类检验分析 [J].
张兵 ;
钟敏 .
暴雨灾害, 2009, 28 (02) :137-142+178
[12]   GRAPES模式对2005年登陆强台风预报检验分析 [J].
宋煜 ;
叶成志 ;
黄振 ;
濮文耀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 (06) :694-699
[13]   中国国家级新一代业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的发展 [J].
张人禾 ;
沈学顺 .
科学通报, 2008, (20) :2393-2395
[14]   GRAPES新一代全球/区域多尺度统一数值预报模式总体设计研究 [J].
陈德辉 ;
薛纪善 ;
杨学胜 ;
张红亮 ;
沈学顺 ;
胡江林 ;
王雨 ;
纪立人 ;
陈嘉滨 .
科学通报, 2008, (20) :2396-2407
[15]   2007年夏季GRAPES-MESO15及30km模式对比检验 [J].
李勇 ;
王雨 .
气象, 2008, (10) :81-89
[16]   GRAPES模式对长江流域天气预报的检验分析 [J].
徐双柱 ;
张兵 ;
谌伟 .
气象, 2007, (11) :65-71
[17]   AMSU资料变分同化及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J].
张利红 ;
沈桐立 ;
王洪利 .
高原气象 , 2007, (05) :1004-1012
[18]   AREMS/973模式系统对2004年中国汛期降水实时预报检验 [J].
吴秋霞 ;
史历 ;
翁永辉 ;
杨玉华 ;
倪允琪 .
大气科学, 2007, (02) :298-310
[19]   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研究进展 [J].
陈德辉 ;
沈学顺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73-777
[20]   GRAPES中尺度模式对2005年长江流域重大灾害性降水天气过程预报性能的检验分析 [J].
叶成志 ;
欧阳里程 ;
李象玉 ;
徐双柱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4) :393-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