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旱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碳氮及组分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冯倩 [1 ]
周娅 [1 ]
张晓媛 [1 ]
王丽梅 [1 ,2 ]
王玉 [1 ]
李世清 [1 ,2 ]
李海增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盛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大气CO2浓度升高; OTC气室; 土壤碳氮组分; 玉米;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3.03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旱作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碳氮及其组分的影响,以旱作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间定位试验,利用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环境,设置当前自然大气CO2浓度(CK)、CO2浓度升高(700μmol/mol,OTC+CO2)与OTC气室对照(OTC)3种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有机碳、全氮、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氮、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TC相比,大气CO2浓度升高(OTC+CO2)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土壤全氮均无显著影响,使水溶性氮在12叶期(V12)降低18.17%,灌浆期(R3)升高108.56%(P<0.05)。与CK相比,OTC+CO2处理显著降低了各生育期土壤有机碳(收获期R6除外)和全氮(V12除外)含量,降幅分别为4.47%~14.42%和6.78%~12.48%(P<0.05),降低了苗期(V6)水溶性有机碳、V12期水溶性氮、抽雄吐丝期(R1)与R6期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升高了R3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P<0.05)。因此,试验设置条件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土壤全氮均无显著影响,对水溶性氮的影响因生育期而异。在利用OTC系统模拟大气CO2浓度升高进行相关研究时,OTC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层次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陈栋;郁红艳;邹路易;滕跃;朱春梧;.应用生态学报.2018, 08
[2]   垄距和天气对玉米灌浆期开顶式气室(OTCs)增温效果的影响 [J].
雷振锋 ;
郑海峰 ;
沈国强 ;
王佩将 ;
付尧 .
土壤与作物, 2018, 7 (01) :79-88
[3]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麦田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 [J].
刘远 ;
潘根兴 ;
张辉 ;
李峰 ;
王光利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6 (08) :1484-1491
[4]  
短期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对白羊草土壤碳氮和微生物根际效应的影响.[J].肖列;刘国彬;李鹏;薛萐;.应用生态学报.2017, 10
[5]   田间条件下模拟CO2浓度升高开顶式气室的改进及其效果 [J].
郭艳亮 ;
王晓琳 ;
张晓媛 ;
王丽梅 ;
郑纪勇 ;
李世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6 (06) :1034-1043
[6]   地膜覆盖对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田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J].
付鑫 ;
王俊 ;
赵丹丹 .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31 (03) :239-243
[7]   土壤碳转化对大气CO2升高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J].
陈栋 ;
郁红艳 ;
邹路易 ;
滕跃 .
核农学报, 2017, 31 (08) :1656-1663
[8]  
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土壤系统碳循环的影响.[J].张蕊;赵钰;何红波;张旭东;.应用生态学报.2017, 07
[9]  
氮素添加和CO_2浓度升高对白羊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肖列;刘国彬;李鹏;薛萐;.应用生态学报.2017, 01
[10]   CO2浓度升高对水稻和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J].
谢晓金 ;
李仁英 ;
张耀鸿 ;
刘璐 ;
申双和 ;
包云轩 .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44 (10)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