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和血浆葡萄糖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张晓坤 [1 ]
潘熊熊 [2 ]
潘寅兵 [2 ]
周芷萱 [3 ]
王灿琴 [2 ]
钱燕宁 [2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
[3] 不详
[4]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5]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学院
[6] 不详
关键词
镇痛; 醛糖还原酶; 葡萄糖; 脂质过氧化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14 [麻醉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7 ;
摘要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和血浆葡萄糖(Glu)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浓度的影响。方法:42例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胸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术后,Ⅰ组行静脉镇痛(芬太尼15μg/kg),Ⅱ组行硬膜外镇痛(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60 min(T1)、术后60 min(T2)、术后1 d(T3)和术后2 d(T4)抽取静脉血,测定AR活性及Glu和MD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术后4、12、24、48 h镇痛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但Ⅰ组患者术后12、24 h 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总按压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1)。②与T0值相比,T3时Ⅰ组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升高(P<0.01),Ⅱ组患者此酶活性无明显上升(P>0.05);此时Ⅰ组患者AR活性明显高于Ⅱ组(P<0.05)。③与T0值相比,两组患者血糖值均从T1时开始升高(P<0.05),至T3时达峰值(P<0.01),T4时点Ⅱ组患者的血糖值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Ⅰ组仍未恢复(P<0.05);T3、T4时Ⅰ组血糖值明显高于Ⅱ组(P<0.05)。④Ⅰ组患者血浆MDA值在T3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患者的MD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较,开胸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血糖与MDA水平和AR活性,从而减轻红细胞的氧化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274 / 1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超前镇痛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J].
辜晓岚 ;
徐建国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01) :98-103
[2]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现状和进展 [J].
贾真 ;
徐建国 .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7, (12) :1333-1335+1338
[3]   不同麻醉方法对28例胃癌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J].
解成兰 ;
钱燕宁 ;
王灿琴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68-170
[4]  
The Effect of Epidural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on Postoperative Pain and Analgesic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J] Yoram Shir;Srinivasa N. Raja;Steven M. Frank Anesthesiology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