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6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污染时空格局

被引:19
作者
郑保利 [1 ,2 ]
梁流涛 [1 ,3 ]
李明明 [3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PM2.5; 大气污染; 时空格局; 中国;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226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1998~2016年全球PM2.5浓度栅格数据集,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提取出PM2.5浓度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等方法探讨我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污染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我国PM2.5浓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0.55μg/m3.变化趋势可以分为2个阶段:1998~2007年呈快速增长态势;2008~2016年呈现"下降~增长~下降"的变化趋势.按地区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均整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但西部地区变化较为平缓,东北地区波动较为剧烈.(2)研究期内核密度曲线峰值逐步右移,这表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PM2.5污染程度总体上在加剧,且东部和中部城市加剧程度远大于西部.(3)PM2.5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高值聚集区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东部地区,1998~2007年间高值聚集城市数量呈现增加的态势,2007年达到峰值,空间上表现为向西部和南部扩张;此后高值集聚城市数量逐渐减少,聚集区南界逐渐北移.低值聚集区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西北部、新疆、西藏、台湾、海南、福建等地区.研究期内低值聚集区城市数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909 / 19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朱允卫.浙江大学.2013, 08
[2]  
近20年来中国典型区域PM_(2.5)时空演变过程.[J].罗毅;邓琼飞;杨昆;杨扬;商春雪;喻臻钰;.环境科学.2018, 07
[3]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差异的时空演化分析 [J].
匡兵 ;
卢新海 ;
周敏 ;
饶映雪 .
地理科学, 2017, 37 (12) :1850-1858
[4]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Copula函数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预测 [J].
徐玉琴 ;
张扬 ;
戴志辉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4 (06) :14-19
[5]   2000-2011年中国PM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解析 [J].
周亮 ;
周成虎 ;
杨帆 ;
王波 ;
孙东琪 .
地理学报, 2017, 72 (11) :2079-2092
[6]  
京津冀区域PM_(2.5)污染相互输送特征.[J].王燕丽;薛文博;雷宇;王金南;武卫玲;.环境科学.2017, 12
[7]   珠三角区域PM2.5浓度特征及时空变化规律 [J].
张莹 ;
赵燕 .
科技与创新, 2017, (13) :138-139
[8]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点群密度制图应用研究 [J].
卢敏 ;
杨柳 ;
王金茵 ;
黄煌 ;
王结臣 .
测绘工程, 2017, 26 (04) :70-74+80
[9]   不同空间权重定义下中国人口分布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J].
吴珣 ;
杨婕 ;
张红 .
地理信息世界, 2017, 24 (02) :32-38
[10]   中国大陆1998年以来PM2.5浓度时空分异规律 [J].
江佳 ;
邹滨 ;
陈璟雯 .
遥感信息, 2017, 32 (01)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