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与有机磷组分的相关性

被引:62
作者
耿玉清 [1 ]
白翠霞 [1 ]
赵广亮 [2 ]
余新晓 [1 ]
姚永刚 [2 ]
秦永胜 [3 ]
机构
[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
[3]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项目合作办公室
关键词
酶活性; 土壤磷酸酶; 土壤有机磷; 有机磷组分; 活性有机磷; 土壤有效磷; 相关性;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8.s2.028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讨土壤磷有效性管理的措施,该文对北京八达岭地区9种林分类型下土壤的磷酸酶活性、有机磷组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酸酶的类型以酸性磷酸酶为主。表层0~5cm土层的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5~25cm和25~45cm土层的磷酸酶活性,且与土壤有机碳、氮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磷有明显的表聚性,在全磷中的比例为15.51%~17.48%。在土壤有机磷组分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含量最高,其次为活性有机磷,而高稳性有机磷的含量最低。活性有机磷与中活性有机磷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磷含量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酸性磷酸酶还是碱性磷酸酶,都与活性有机磷、中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增加土壤有机质,诱导磷酸酶的产生,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北京八达岭地区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耿玉清 ;
白翠霞 ;
赵铁蕊 ;
王树森 ;
陈峻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5) :7-11
[2]   八达岭山地次生林土壤养分与磷酸酶活性研究 [J].
白翠霞 ;
耿玉清 ;
余新晓 ;
鲁绍伟 ;
王树森 ;
梁伟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4) :52-55+61
[3]   磷肥、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磷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孟娜 ;
廖文华 ;
贾可 ;
刘建玲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57-59
[4]   山东省主要土类的有机磷及其与磷酸化酶和解磷微生物的相关性研究 [J].
孟庆华 ;
李根英 .
土壤通报, 2006, (01) :84-87
[5]   磷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梁霞 ;
刘爱琴 ;
马祥庆 ;
冯丽贞 ;
陈友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1) :54-59
[6]   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土壤微生物磷及磷酸酶的影响 [J].
谢林花 ;
吕家珑 ;
张一平 .
生态学杂志, 2004, (04) :65-68
[7]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演变与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 [J].
陈立新 ;
杨承栋 .
林业科学, 2004, (03) :12-18
[8]   生态环境条件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 [J].
和文祥 ;
蒋新 ;
余贵芬 ;
郎印海 ;
不详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02) :81-83+88
[9]   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于群英 .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4) :5-8
[10]  
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理化特征及健康指数的研究[D]. 耿玉清.北京林业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