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以水资源为例附视频

被引:4
作者
肖强 [1 ]
李勇志 [2 ]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重庆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边际分析; 生态补偿; 民族地区;
D O I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3.01.003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探讨了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均衡机制,实证了考虑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核算方法是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在不低于这个下限范围内才有激励生态保护行为。由此出发,在系统总结民族地区生态补偿中已有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核算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直接成本核算的一般性框架,提出核算机会成本计算方法,可有效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方法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总体框架设计 [J].
萨础日娜 .
广西民族研究, 2011, (03) :162-169
[2]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J].
田烨 ;
常振华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21 (01) :66-69
[4]   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比较研究 [J].
董正举 ;
严岩 ;
段靖 ;
王丹寅 .
人民长江, 2010, 41 (08) :36-39
[5]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中成本核算的原理分析与方法改进 [J].
段靖 ;
严岩 ;
王丹寅 ;
董正举 ;
代方舟 .
生态学报, 2010, 30 (01) :221-227
[6]   民族地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J].
陈祖海 ;
汪陈友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9 (02) :122-127
[7]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J].
杨道波 .
贵州民族研究, 2006, (01) :87-94
[8]  
微观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范里安 (Varian,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