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区一次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敏感性试验

被引:7
作者
谢娜
施娟
安峡
倪萍
机构
[1] 成都市气象局
关键词
暴雨; 诊断分析; 数值模拟; 敏感性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探空资料和NCAR/NCEP全球再分析场资料,对成都地区2009年8月25日的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和影响系统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为副高东撤南压后,高原切变快速影响成都地区,形成机制是副高外围的偏南气流结合河套地区南下的冷空气,触发本地不稳定能量的爆发。利用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副热带高压的位置,高原切变线及水汽来源,模拟的雨带位置和雨量与实况较为一致,模拟效果较好。通过修改下垫面性质,对暴雨过程中下垫面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敏感性数值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将新的下垫面资料引入后,暴雨落区与控制试验相比变化较小,暴雨区面积略有增加,中雨范围扩大较为明显。分析原因为:成都地区周边的地形环境是影响成都中尺度降水总雨量和落区的关键影响因素。将盆地西部到东部的下垫面全部改为城镇类型后,改变了辐射通量,影响陆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大气的能量平衡,使之容易产生局地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四川盆地东北部中尺度MCS暴雨过程分析 [J].
周长春 ;
顾清源 ;
冯汉中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04) :45-49
[2]   WRF模式同化系统在“碧利斯”台风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J].
陈业国 ;
何冬燕 .
海洋预报, 2009, 26 (01) :62-69
[3]   2007年7月7-9日淮河暴雨过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 [J].
陈莹 ;
沈桐立 ;
谭桂荣 .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34) :382-383
[4]   台风强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周玲丽 ;
高领花 ;
王东法 ;
张陆 ;
翟国庆 ;
陆小勇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 (03) :330-335
[5]   北京精细下垫面信息引入对暴雨模拟的影响 [J].
张朝林 ;
苗世光 ;
李青春 ;
CHEN Fei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5) :1373-1382
[6]   一次热带系统北上引发华南大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研究 [J].
赵玉春 ;
李泽椿 ;
肖子牛 ;
谌芸 .
气象学报, 2007, (04) :561-577
[7]   城市水泥下垫面能量平衡特征的观测与分析 [J].
王成刚 ;
孙鉴泞 ;
胡非 ;
蒋维楣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70-279
[8]   城市下垫面反照率变化对北京市热岛过程的影响——个例分析 [J].
江晓燕 ;
张朝林 ;
高华 ;
苗世光 .
气象学报, 2007, (02) :301-307
[9]   南京城市化进程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研究 [J].
陈燕 ;
蒋维楣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1) :66-73
[10]   城市建筑物对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J].
陈燕 ;
蒋维楣 .
高原气象, 2006, (05) :82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