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独”思潮的演化趋势与法理应对附视频

被引:5
作者
王理万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
关键词
港独; 民族自决; 国家认同; 本土意识; 分离主义; 一国两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8 [中国革命的特殊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极少数"港独"分子正在积极建构其理论体系,试图从法理上证成"港独"的合理性。"港独"理论呈现三种演变趋势,即从民主回归到民族自决、从香港城邦到革新保港、从文化本土到政治本土。"港独"分子试图曲解国际条约中有关"民族自决权"的条款,为"港独"寻求国际法基础和国外势力支持。事实上,由于香港居民无法构成独立民族,并且香港也并非联合国认可的殖民地或非自治领土,因而"民族自决权"无法适用于香港特区。反击"法理港独"需要遵循法治的方式,判定"港独"不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宪法在特区的实施、总结基本法解释的原则和技术、落实中央权力在香港常态化运行等方式,增强香港居民的国家认同意识,树立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从根本上遏制"港独"势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5+93 +93-9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香港城邦论”“香港民族论”及其负面影响 [J].
黄月细 .
新视野, 2016, (01) :38-42
[2]   有关“香港民族论”的法律思考 [J].
王禹 .
港澳研究, 2015, (01) :24-30+94
[3]   香港“占领运动”:过程、特征及影响 [J].
白小瑜 .
港澳研究, 2015, (01) :83-92+96
[4]   “国族”而非“族群”——试论民族自决权的适用主体 [J].
江玲宝 .
世界民族, 2012, (06) :1-6
[5]   “民族自决权”与“民族、国家一体论”之博弈 [J].
张宝成 ;
宋荣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 (04) :64-70
[6]  
什么是民族自决权[N]. &nbsp&nbsp人民日报. 2005
[7]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8]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著, 2003
[9]  
革新保港是香港人民的出路吗? .2 何明修. 《想想论坛》副刊 . 2015
[10]  
本土意识是港人抗争的唯一出路 .2 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