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转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庞杰 [1 ,2 ]
孙国琴 [1 ,2 ]
于静 [1 ,2 ]
王海燕 [1 ,2 ]
康立茹 [1 ,2 ]
解亚杰 [1 ,2 ]
包妍妍 [3 ]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 食用菌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3] 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香菇; 转色机理; 调控方式;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12 [];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香菇菌棒转色期生理生化特性、转色的作用与方式、转色的条件控制与品种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香菇菌棒转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8个香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附视频 [J].
王伟科 ;
陆娜 ;
宋吉玲 .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09) :1367-1369
[2]   威海地区适栽香菇品种的选择、液体制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J].
汪建党 ;
侯艳平 ;
韩建东 ;
汪潇莉 ;
万鲁长 .
山东农业科学, 2014, 46 (08) :125-126+131
[3]   8种胞外酶在香菇不同生长阶段的活性变化 [J].
王伟科 ;
陆娜 ;
周祖法 ;
宋吉玲 ;
袁卫东 ;
闫静 .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04) :498-501
[4]   地栽香菇品种比较试验 [J].
胡晓艳 .
河北农业科学, 2013, 17 (05) :41-43
[5]   香菇转色影响因素及管理技术 [J].
王锋尖 ;
周向宇 ;
柯尊伟 ;
江爱明 .
食用菌, 2013, 35 (01) :31-32
[6]   香菇杂交新品种抚香2号选育报告 [J].
张忠伟 ;
姜涛 ;
魏立敏 ;
薛建臣 ;
赵桂敏 .
食用菌, 2013, 35 (01) :17-19
[7]  
袋栽香菇转色技术要点[J]. 修翠娟,孟庆国.山东蔬菜. 2011 (04)
[8]   香菇胞外酶活性变化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J].
任鹏飞 ;
任海霞 ;
曲玲 ;
姚强 ;
李瑾 ;
宫志远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12) :11-14
[9]   香菇菌棒转色是出好菇的关键环节 [J].
杨春华 ;
马树新 ;
白琼岩 .
中国食用菌, 2010, 29 (06) :63-64
[10]   袋栽香菇转色异常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J].
黄茂富 .
食用菌, 2009, 31 (06) :41+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