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不同整地方式与灌草配置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雍绍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3] 陕西杨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灌草配置; 整地方式;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进行柠条灌木林的建设与土壤水分过耗及调控恢复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调控最佳立体配置模式水平阶整地为柠条-披碱草、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类型;水平沟整地为柠条-芨芨草、柠条-草木樨类型;鱼鳞坑整地为柠条-草木樨、柠条-芨芨草、柠条-本氏针茅类型。水平阶整地0~50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比对照提高1.6%~5.0%;水平沟整地提高1.5%~3.0%;鱼鳞坑整地提高1.1%~2.7%。工程整地栽植5年、10年、15年的柠条灌木林0~500cm土层的土壤储水量年生长初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2.84mm、56.63mm、210.66mm,年生长终期增加了15.96mm、67.64mm。50.36mm。灌、草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7.09%~104.9%和320%~650%。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地带性特征 [J].
陈云明 ;
梁一民 ;
程积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339-345
[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灌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杜锋 .
林业科学, 2001, (04) :50-57
[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流灌草立体配置与水分调控 [J].
程积民 ;
杜峰 ;
万惠娥 .
草地学报, 2000, (03) :210-219
[4]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问题初探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韩仕锋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5) :13-16
[5]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水分生理生态学特性[J] 王孟本,李洪建,柴宝峰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6
[6]   宁南五种灌木林蒸腾和水分利用率试验研究 [J].
李代琼 ;
刘向东 ;
吴钦孝 ;
施立民 ;
郭忠升 ;
刘克俭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森林水文生态与水土保持林效益研究专集) , 1991, (02) :27-38
[7]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草地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J].
杨文治 ;
韩仕峰 .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土壤分水与土壤肥力研究专集) , 1985, (02)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