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肖木辑 [1 ]
李明顺 [2 ]
李新海 [2 ]
张世煌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SSR; 玉米自交系; 多态性信息量;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7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SSR标记研究了6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7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7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3.9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121~0.814之间,平均0.584。66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70~0.93。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6份供试自交系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东北地区生产上主要推广杂交种的亲本大多来自不同的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研究 [J].
刘宗华 ;
王庆东 ;
赵武英 ;
汤继华 ;
胡彦民 ;
陈伟程 ;
杨鹏鸣 .
华北农学报, 2005, (04) :49-53
[2]   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444的选育与推广 [J].
孙发明 ;
于明彦 ;
文贞顺 .
吉林农业科学, 2005, (01) :29-31
[3]   Lan杂优群Mo17亚群选系及其衍生系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J].
高翔 ;
祝云芳 ;
孙章和 ;
赵晓燕 ;
徐燕 ;
彭忠华 ;
沈建华 ;
陈泽辉 .
种子, 2005, (02) :75-77+86
[4]   利用SSR标记划分爆裂玉米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J].
李玉玲 ;
王延召 ;
陈绍江 ;
汤继华 .
华北农学报, 2004, (03) :13-17
[5]   浅谈78599种质杂种优势模式 [J].
焦仁海 ;
刘兴贰 ;
孙发明 ;
张志军 ;
齐瑞 ;
高智明 .
玉米科学, 2004, (03) :52-54
[6]   19个玉米自交系的数量性状和AFLPs的遗传差异比较研究 [J].
高世斌 ;
荣廷昭 ;
李晚忱 ;
潘光堂 .
华北农学报, 2004, (02) :24-27
[7]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种质基础和杂优利用模式分析 [J].
苏俊 ;
李春霞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01) :1-5
[8]   丹340衍生系在玉米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 [J].
曲岗 ;
宁家林 ;
于兵 ;
高洪敏 ;
哈娟 .
杂粮作物, 2002, (01) :1-3
[9]   利用 RFLP、SSR、AFLP和 RAPD标记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J].
袁力行 ;
傅骏骅 ;
Warburton M ;
李新海 ;
张世煌 ;
Khairallah M ;
刘新芝 ;
彭泽斌 ;
李连城 .
遗传学报, 2000, (08) :725-733+756
[10]   吉林省玉米种质类群分析及其扩增与改良 [J].
郭海鳌 ;
王玉杰 ;
盖儒学 ;
林红 ;
李树强 ;
不详 .
作物杂志 , 1998, (S1) :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