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基础
被引:2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科学试验;
观测系统布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 [探测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围绕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观测需求,从高原气象科学技术问题、高原气象前期科学试验、高原气象观测设计与站网布局等方面,分析了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意义、技术关键和重点目标,提出了观测系统的布局思路和建设方案,为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提供观测基础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10年夏季西南涡加密观测科学试验
[J].
李跃清
;
赵兴炳
;
邓波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30 (04)
:80-8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青藏高原“敏感区”对我国灾害天气气候的影响及其监测
[J].
徐祥德
.
中国工程科学,
2009, 11 (10)
:96-107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的统计研究
[J].
王鑫
;
李跃清
;
郁淑华
;
蒋兴文
.
高原气象 ,
2009, (01)
:64-71

王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不详

李跃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郁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蒋兴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4]
NCEP/NCAR再分析风速、表面气温距平在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可信度分析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谢立安
.
气象学报,
2006, (06)
:709-72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立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5]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李薇
;
陈隆勋
.
高原气象,
2005, (06)
:880-888

周长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陈隆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6]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
[J].
徐祥德
;
陶诗言
;
王继志
;
陈联寿
;
周丽
;
王秀荣
.
气象学报,
2002, (03)
:257-266+385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继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秀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
中国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与青藏高原低值中心
[J].
周秀骥
;
罗超
;
李维亮
;
史久恩
.
科学通报,
1995, (15)
:1396-1398

周秀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罗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李维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史久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8]
关于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的研究
[J].
罗四维
;
何梅兰
;
刘晓东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 (07)
:778-784

罗四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何梅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9]
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及其观测系统
[J].
陶诗言
;
罗四维
;
张鸿材
.
气象,
1984, (07)
:2-5

陶诗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鸿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
[10]
西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
[J].
叶笃正
;
罗四维
;
朱抱真
.
气象学报,
1957, (02)
:108-121

叶笃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