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险社会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优化进路

被引:16
作者
董储超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风险社会; 个人信息保护; 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类型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030106 ;
摘要
肇始于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风险具有人为性和现代性,符合风险社会语境中"风险"的核心特征。在风险社会的视角下,过于信奉以"技术决定论"为代表的技术理性的思维模式是产生个人信息保护风险的根源。以隐含价值理性的公益诉讼制度弥补单向度技术理性的缺陷,进而应对不断积聚的个人信息保护风险成为当下司法实践的有效选择。以个人信息保护风险的不同来源为切入点,提炼出界分于私益诉讼的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三种样态。反思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是控制与消解现代性风险的思维逻辑链,在厘清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可能样态的基础上,通过适度扩张原告主体资格、探索适宜的诉讼机制、完善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制度三个逐级递进的举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最终助推个人信息保护的治理实现法治化与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1]   Privacy and power: Computer databases and metaphors for information privacy [J].
Solove, DJ .
STANFORD LAW REVIEW, 2001, 53 (06) :1393-1462
[12]  
个人信息保护亟须筑牢法治堤坝.[N].姚辉;.中国市场监管报.2020,
[13]  
个人信息保护不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N].王硕;.中国消费者报.2014,
[14]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M].李媛.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15]  
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M].张广利.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16]  
物联网环境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体系建设研究.[M].董新平.人民出版社.2018,
[17]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M].江必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18]  
正义的成本.[M].熊秉元.东方出版社.2015,
[19]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沈德咏.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
[20]  
风险社会中的法律责任制度改变.[M].阳建勋; 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