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南京地区重度污染下PM2.5污染特征及其对消光的影响,于2013年12月5日至12月15日在南京北郊进行了PM2.5采样分析,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其中SO42-、NO3-、NH4+、Cl-、Na+、K+、Mg2+和Ca2+的含量,采用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测量细粒子的粒径谱分布,运用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对PM2.5中OC、EC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计(PASS-3)实时在线测量细粒子的吸收和散射系数,并同步获得了痕量气体SO2、NOx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平均浓度为161.8±51.2μg·m-3,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O3-和NH4+;气溶胶在532 nm处平均吸收、散射系数分别为98.00±42.91 MmPM2.5、630.00±308.52 MmPM2.5.(NH4)2SO4和OM是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气溶胶中的主要消光物质,积聚模态颗粒物体积浓度和表面积浓度与总消光系数呈较好的正相关,与能见度则呈明显的负相关.重度污染期间SOR、NOR平均值分别是轻度污染期间的1.26倍和1.81倍.除较低风速条件下污染物的物理积聚,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造成此次重度污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