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分析(英文)OA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曹铭昌
刘高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丹顶鹤;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生境适宜性;
生境丧失;
生境破碎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境丧失及破碎化是引起物种濒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生成保护区丹顶鹤有无人为干扰下生境适宜性图,并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992?2006 年内保护区内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缺乏淡水来源,无论有无人为干扰,1999 年丹顶鹤生境适宜性最差,适宜生境面积大量丧失,生境破碎化严重。14 年来,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不断加大,以道路干扰最为显著。人为干扰促使丹顶鹤生境质量下降,生境适宜性变得更差,并导致 2006 年生境适宜性劣于1992 年。驱动保护区内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及人为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173
+17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