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分析(英文)OA附视频

被引:8
作者
曹铭昌
刘高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丹顶鹤;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生境适宜性; 生境丧失; 生境破碎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境丧失及破碎化是引起物种濒危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生成保护区丹顶鹤有无人为干扰下生境适宜性图,并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1992?2006 年内保护区内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缺乏淡水来源,无论有无人为干扰,1999 年丹顶鹤生境适宜性最差,适宜生境面积大量丧失,生境破碎化严重。14 年来,保护区内的人为干扰不断加大,以道路干扰最为显著。人为干扰促使丹顶鹤生境质量下降,生境适宜性变得更差,并导致 2006 年生境适宜性劣于1992 年。驱动保护区内丹顶鹤生境适宜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及人为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7+173 +1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生境结构空间特征 [J].
张艳红 ;
邓伟 ;
张树文 .
生态学报, 2006, (11) :3725-3731
[2]   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J].
杨立凯 .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 2005, (03) :31-32+34
[3]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适宜生境变化分析 [J].
舒莹 ;
胡远满 ;
郭笃发 ;
单凯 ;
朱书玉 ;
王立东 .
动物学杂志, 2004, (03) :33-41+121
[4]   生境破碎化对丹顶鹤巢位选择的影响 [J].
万冬梅 ;
高玮 ;
王秋雨 ;
王海涛 ;
刘明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5) :581-584
[5]   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殖期的个体行为 [J].
刘振生 ;
吴建平 ;
李晓民 ;
滕丽微 ;
王晓明 ;
郭文利 ;
齐智 ;
姚宏伟 ;
仇福臣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 (06) :92-95
[6]   丹顶鹤的越冬地特点与保护研究 [J].
张培玉 ;
李桂芝 .
生物学杂志, 2001, (02) :9-10
[7]   扎龙湿地丹顶鹤巢址选择研究 [J].
李枫 ;
杨红军 ;
张洪海 ;
高中信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6) :57-60
[8]   自然保护区栖息地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李文军 ;
马志军 ;
王子健 ;
汤鸿霄 ;
王会 ;
刘希平 .
生态学报, 1999, (03) :139-142
[9]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研究 [J].
陈利顶 ;
刘雪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9, (03) :3-5
[10]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 .
生态学报, 199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