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热区传统陆稻品种的形态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5
作者
吴芳
殷寿华
张远辉
郭辉军
龚志莲
卢宝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
关键词
传统陆稻;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品种群; 形态农艺性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6 [陆稻(旱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云南热区212份传统陆稻品种的17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热区陆稻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在2.277~2.326之间,变异系数在3.67%~49.24%之间,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通过聚类分析,云南热区陆稻品种被分为三个类群,其中类群I为单株产量低的类群,占供试品种的43%,类群 为单株产量中的类群,占供试品种的26%,类群 为单株产量高的品种类群,占供试品种的31%。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双版纳社区旱稻品种多样性现状调查报告——以巴卡小寨、大卡老寨和曼那龙寨为例 [J].
龚志莲 ;
郭辉军 ;
周开元 ;
殷寿华 ;
吴芳 .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S1) :178-186
[2]   云南稻种主要性状多样性分布中心及其规律研究 [J].
曾亚文 ;
李自超 ;
杨忠义 ;
王象坤 ;
申时全 ;
张洪亮 ;
陈于敏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6) :511-517
[3]   云南澜沧县陆稻品种资源多样性和原生境保护 [J].
伍绍云 ;
游承俐 ;
戴陆园 ;
金建昌 ;
张宗文 ;
Paul Quek ;
杨家寿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4) :39-43
[4]   中国稻属研究的主要进展 [J].
高立志 ;
洪德元 .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06) :40-46
[5]   稻种遗传资源多样性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J].
卢宝荣 .
生物多样性, 1998, (01) :63-72
[6]   云南地方稻种的遗传变异和籼粳分化 [J].
刘克德 ;
张启发 ;
张端品 ;
谢岳峰 .
植物学报, 1995, (09) :718-724
[7]   我国水稻农家品种酯酶同工酶地理分布研究 [J].
朱英国 ;
冯新华 ;
梅继华 ;
吕学丰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1) :32-39
[8]   云南栽培稻酯酶同工酶研究* [J].
朱英国 ;
梅继华 ;
陈勇 ;
杨素勋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1) :111-122
[9]  
中国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研究专集[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王象坤, 1996
[10]  
中国作物遗传资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 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