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际微生物在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作用附视频

被引:46
作者
胡智勇
陆开宏
梁晶晶
机构
[1] 宁波大学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污染; 植物修复; 根际微生物; 作用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在污染水体和湿地修复中的作用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植物修复的机理。指出水生植物对污染环境的修复主要依赖环境、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以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作用,植物和微生物的耦合作用是水生植物应用于水体修复的重要机制。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途径;根际微生物和植物的联合作用可以改变磷的存在形态,从而加速磷的去除;在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环境中,根际微生物通过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促进污染物的去除。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J].
黄德锋 ;
李田 ;
陆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137-141
[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特性 [J].
闻岳 ;
周琪 ;
蒋玲燕 ;
姚枝良 ;
殷峻 .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4) :508-512
[3]   Role of soil rhizobacteria in 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s. [J].
Jing Y.D. ;
He Z.L. ;
Yang X.E. .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2007, 8 (3) :192-207
[4]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态的研究进展 [J].
殷峻 ;
闻岳 ;
周琪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1) :108-110+120
[5]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 [J].
付融冰 ;
杨海真 ;
顾国维 ;
张政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6) :46-51
[6]   伊乐藻和固定化细菌共同作用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养分的影响 [J].
常会庆 ;
杨肖娥 ;
方云英 ;
濮培民 ;
李正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14-117
[7]   几种湿地植物净化生活污水COD、总氮效果比较 [J].
袁东海 ;
任全进 ;
高士祥 ;
张洪 ;
尹大强 ;
王连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337-2341
[8]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J].
张军 ;
周琪 ;
何蓉 .
生态环境, 2004, (01) :98-101
[9]   凤眼莲植物修复水溶液中甲基对硫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 [J].
夏会龙 ;
吴良欢 ;
陶勤南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329-332
[10]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 [J].
吴振斌 ;
梁威 ;
成水平 ;
贺锋 ;
傅贵萍 ;
陈辉蓉 ;
邓家齐 ;
詹发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6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