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截流后洞庭湖水体污染及风险分析

被引:4
作者
万群 [1 ]
申升 [2 ,3 ]
汪铁 [1 ]
蔡青 [2 ,3 ]
黄璐 [2 ,3 ]
祝慧娜 [2 ,3 ]
机构
[1] 岳阳市环境监测中心
[2]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湖南大学环境生物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洞庭湖; 变化趋势; 风险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通过对2003-2009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洞庭湖TN、TP污染较严重,TN在东洞庭湖污染最严重,西洞庭湖较轻,南洞庭湖最轻;TP在东洞庭湖污染较严重,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较轻。2009年Cu、Zn、Pb、Cd、As、Cr各重金属都达到了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三峡工程截流前后污染物浓度值变化情况显示,应增加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工艺,降低TN和TP给湖区带来的富营养化风险,同时还必须加强污染严重河段的底泥清淤。通过污染风险分析可知,TP仍是对洞庭湖污染风险贡献率最大的污染物,其次是Cu,其他各污染物的风险值均比较小。各监测点都属于轻微的生态危害。西洞庭湖污染风险最大,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相对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28+247 +2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三峡工程建库后对洞庭湖水位、泥沙和水质的影响分析 [J].
洪林 ;
董磊华 ;
李文哲 .
中国水利, 2007, (06) :13-14
[12]   洞庭湖水体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J].
郭建平 ;
吴甫成 ;
熊建安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91-94
[13]   洞庭湖水质评价(2002-2004年) [J].
申锐莉 ;
张建新 ;
鲍征宇 ;
周旻 ;
乔胜英 ;
谢淑云 .
湖泊科学, 2006, (03) :243-249
[14]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水力梯度及其湿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J].
李倩 ;
曾光明 ;
黄国和 ;
张硕辅 ;
焦胜 ;
曾涛 ;
王玲玲 ;
熊樱 ;
何静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1) :12-15
[15]   洞庭湖流域水体污染物变化趋势及风险分析 [J].
卢宏玮 ;
曾光明 ;
何理 .
水土保持通报, 2004, (02) :12-16
[16]   洞庭湖演变趋势探讨 [J].
来红州 ;
莫多闻 ;
苏成 .
地理研究, 2004, (01) :78-86
[17]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典型洪水的防洪作用分析 [J].
顾庆福 ;
王建家 .
人民长江, 2004, (02) :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