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拟鲿野生群体和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附视频

被引:7
作者
徐汗福 [1 ,2 ]
黄鹤忠 [1 ,2 ]
范皖苏 [1 ,2 ]
何华敏 [1 ,2 ]
贾一何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2] 苏州大学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uss uriensis); 野生群体; 人工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SRA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乌苏里拟(Pseudobagrus ussuriensis)1个野生群体(采自江苏省洪泽湖)和2个人工养殖群体(分别采自淮安市水产研究所F2代和苏州市东山水产养殖场F3代)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结果显示:从100组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组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检测到11~17个位点数,在乌苏里拟三个群体中共检测到20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130个,多态位点比例为64.36%。野生群体与2个人工养殖群体(淮安市水产研究所F2代,苏州市东山水产养殖场F3代)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3.13%、56.54%、54.8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2641、0.2546、0.2469;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4118、0.4050、0.3861;野生群体与2个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730、0.1104;两个人工养殖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87。以上结果表明,野生乌苏里拟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为丰富,而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有所下降。比较各扩增位点显性基因型频率在不同区间的分布发现,人工养殖群体低频位点明显减少而隐性纯合基因位点显著增加。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野生群体与2个人工养殖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及遗传距离相近,群体遗传结构相似,养殖群体尚未形成独立的遗传结构。因此,在未来乌苏里拟鲿人工繁殖时应选用足够大的、有代表性的亲本群体,在保持优良性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49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海南沼虾种群遗传多样性 [J].
傅洪拓 ;
乔慧 ;
姚建华 ;
龚永生 ;
吴滟 ;
蒋速飞 ;
熊贻伟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2) :145-149
[2]   爱玉子性别与品系的SRAP分析 [J].
郑翠芳 ;
朱晓东 ;
方丽娜 ;
陈友铃 ;
吴文珊 .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12) :1740-1745
[3]   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子一代杂种优势的SRAP分析 [J].
程宁宁 ;
杨爱国 ;
刘志鸿 ;
周丽青 ;
吴彪 .
海洋科学, 2009, 33 (10) :107-111
[4]   黄颡鱼雌雄差异的SRAP标记 [J].
辛文婷 ;
孙中武 ;
尹洪滨 ;
孙源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5) :112-113
[5]   新型分子标记SRAP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J].
杨迎花 ;
李先信 ;
曾柏全 ;
邓子牛 .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05) :15-17+20
[6]   SRA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水产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J].
姚建华 ;
傅洪拓 ;
龚永生 ;
吴滟 .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 15 (08) :53-55
[7]   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J].
薛淑群 ;
尹洪滨 .
水产学杂志, 2008, 21 (02) :75-78
[8]   草鱼种质相关SRAP及SCAR的分子标记 [J].
丁炜东 ;
曹丽萍 ;
曹哲明 .
动物学报, 2008, (03) :475-481
[9]   扬子鳄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筛选 [J].
田明礼 ;
吴孝兵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63-167
[10]   草鱼野生群体和人工繁殖群体遗传结构的比较研究 [J].
张志伟 ;
韩曜平 ;
仲霞铭 ;
张志勇 ;
曹哲明 ;
吴婷婷 .
中国水产科学, 2007, (05) :7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