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于田MW6.9地震破裂过程初步反演:兼论震源机制对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张勇 [1 ,2 ]
许力生 [1 ]
陈运泰 [1 ]
汪荣江 [2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亥姆赫兹波茨坦中心德国地学中心
关键词
地震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2014年2月12日于田MW6.9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反演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W6.9地震的远震波形记录,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断层面倾角的破裂过程模型,于震后2.2小时确定并发布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并讨论了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对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根据所确定的破裂模型可知,2014年于田MW6.9地震的滑动量分布比较集中,具有朝西南延伸的优势破裂方向的特征.这一特征与该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阿尔金断裂带康西瓦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滑移速率及其大地震复发周期的探讨 [J].
李海兵 ;
JVan der Woerd ;
孙知明 ;
ASMriaux ;
PTapponnier ;
FJRyerson ;
司家亮 ;
潘家伟 .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197-213
[2]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of China[J]. 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杨晓平,闵伟,楚全芝.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3(04)
[3]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4]  
The 2009 L’Aquila M <sub>W</sub> 6.3 earthquake: a new technique to locate the hypocentre in the joint inversion of earthquake rupture process[J] . Yong Zhang,Wanpeng Feng,Yuntai Chen,Lisheng Xu,Zhenhong Li,David Forrest.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 2012 (3)
[5]  
How good are routinely determined focal mechanisms? Empirical statistics 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Harvard, USGS and ERI moment tensors[J] . George R.Helffrich.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