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侧“雅安天漏”旱涝年降水特征附视频

被引:6
作者
周秋雪 [1 ,2 ]
李跃清 [2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雅安天漏; 旱涝年; 降水量; 雨日; 多时间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四川省雅安市195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1969~2000年逐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东侧雅安地区4个典型旱年和4个典型涝年的降水量、降水频率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雅安旱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为1242.9mm,涝年的平均年降水量比旱年多1010mm。旱年汛期降水量占旱年降水总量的70.4%,涝年汛期降水量超出旱年一倍,且占涝年降水总量的81.1%。旱、涝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且涝年的季节差异更加显著;雨强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相似,夏季达到最大,且旱、涝年年雨强和汛期雨强的差异很明显;旱、涝年之间的雨日差异要小的多,季节差异也不突出。旱、涝年降水量和雨日的最大值、最小值出现月份不同,旱年降水量7月最多、1月最少,而涝年降水量8月最多、12月最少。另外,旱、涝年白天、夜间的月降水量和月雨日最大值出现时间不同,并且不同降水强度,旱、涝年降水量和雨日的逐月变化也有较大差异;旱、涝年降水日变化与夜雨特征都突出,但夜间降水量和频次远远大于白天。旱、涝年降水量和频次的最大值、最小值出现时间有差异,旱年最大小时降水量在01时,最小在14时。涝年夜间小时降水量为双峰结构,最大小时降水量在23时,另一最大值在03时,最小在16时。旱年和涝年最大小时降水频次均出现在00时,最小分别出现在14时和15时。并且,降水量和频次从谷值到峰值的增加速率超过了从峰值到谷值的衰减速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其夜间降水量越容易出现多峰值的波动,且旱、涝年夜间降水量和频次的差值也越明显。其中,旱年中雨和大雨降水量和频次高于涝年,但涝年暴雨降水量和频次远高于旱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雅安天漏”研究进展 [J].
李跃清 ;
张晓春 .
暴雨灾害, 2011, 30 (04) :289-295
[2]   基于ECHAM5模式预估2050年前中国旱涝格局趋势 [J].
翟建青 ;
曾小凡 ;
苏布达 ;
姜彤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4) :220-225
[3]   雅安“8·26”特大暴雨的天气分析附视频 [J].
彭贵康 ;
卢萍 ;
李昀英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3) :27-36
[4]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东西部夏季降水及其大尺度环流特征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房静 ;
彭骏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2) :1-9
[5]   基于REOF的青藏高原东侧降水区划分析附视频 [J].
张平 .
四川气象, 2007, (03) :1-2+8
[6]   高原东侧川渝盆地降水与水资源特征及变化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彭俊 .
大气科学 , 2006, (06) :1217-1226
[7]   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 [J].
马振锋 ;
彭骏 ;
高文良 ;
田宏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33-642
[8]   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 [J].
王颖 ;
施能 ;
顾骏强 ;
封国林 ;
张立波 .
大气科学, 2006, (01) :162-170
[9]   1948~2000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场趋势变化的时、空特征 [J].
施能 ;
黄先香 ;
杨扬 .
大气科学, 2003, (06) :971-982
[10]   川西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及与大尺度环流的联系 [J].
朱艳峰 ;
宇如聪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45-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