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法益的公共化与刑法回应路径探析

被引:6
作者
王肃之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法益公共化; 网络公共安全; 公共信息安全; 网络公共秩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4 [文教、卫生];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30104 ;
摘要
在网络社会交互性的推动下,网络犯罪的法益出现了公共化的趋势,呈现出向网络公共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和网络公共秩序的扩展。网络犯罪结构的上述变化亟需刑法在理念和实践中予以重视,基此现有刑法对于网络犯罪规制的时间节点、内容范畴与解释路径均需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1]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J].
陈晓明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52-64
[22]   从计算机犯罪到网络犯罪:互联网对刑法的冲击 [J].
皮勇 .
信息网络安全, 2007, (02) :30-31
[23]   计算机犯罪的立法缺陷与理论回应 [J].
黄泽林 ;
陈小彪 .
人民检察, 2005, (09) :44-46
[24]   论我国刑法中的计算机病毒相关犯罪 [J].
皮勇 .
法学评论, 2004, (02) :49-53
[25]   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J].
魏东 .
政治与法律, 2003, (04) :32-36
[26]   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 [J].
戚攻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