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生态补偿机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1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杜丽娟
[
1
]
王秀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王秀茹
[
1
]
王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王治国
[
2
]
机构
: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来源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
2008年
/ 06期
关键词
:
生态补偿;
研究进展;
趋势;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083305 ;
1204 ;
摘要
:
生态补偿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界定生态补偿含义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生态补偿的发展趋势。我国生态补偿尚处在探索阶段,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方法不完善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议深入研究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生态补偿: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浙江、安徽两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环境经济 2006, 10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
俞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俞海
马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马赟
冯东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冯东方
王武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王武臣
[J].
环境经济,
2006,
(10)
: 41
-
45
[3]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的重要保证
张其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张其仔
郭朝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郭朝先
[J].
中国经贸导刊,
2006,
(18)
: 32
-
34
[4]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及其政策建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海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陆彪
封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封志明
[J].
资源科学,
2006,
(05)
: 30
-
35
[5]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颜祥
梁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三农研究中心
梁丽娟
接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三农研究中心
接玉梅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9)
: 22
-
27+79
[6]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道波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9)
: 57
-
59+118
[7]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丽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颜祥
傅奇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傅奇蕾
[J].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04)
: 49
-
52
[8]
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刘桂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刘桂环
张惠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张惠远
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万军
王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王金南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 120
-
124
[9]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水库工程生态补偿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琳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志峰
帅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帅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鱼京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世梁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 125
-
128
[10]
基于CVM方法分析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光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庆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文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荣金凤
吴雪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雪宾
[J].
生态环境,
2006,
(04)
: 747
-
751
←
1
2
3
→
共 21 条
[1]
生态补偿:为了可持续的未来——浙江、安徽两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 环境经济 2006, 10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
俞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俞海
马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马赟
冯东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冯东方
王武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
王武臣
[J].
环境经济,
2006,
(10)
: 41
-
45
[3]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十一五”环保目标的重要保证
张其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张其仔
郭朝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
郭朝先
[J].
中国经贸导刊,
2006,
(18)
: 32
-
34
[4]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及其政策建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海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陆彪
封志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封志明
[J].
资源科学,
2006,
(05)
: 30
-
35
[5]
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运作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颜祥
梁丽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三农研究中心
梁丽娟
接玉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三农研究中心
接玉梅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9)
: 22
-
27+79
[6]
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道波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09)
: 57
-
59+118
[7]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梁丽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葛颜祥
傅奇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傅奇蕾
[J].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04)
: 49
-
52
[8]
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刘桂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刘桂环
张惠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张惠远
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万军
王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规划院
王金南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 120
-
124
[9]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水库工程生态补偿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琳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志峰
帅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帅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鱼京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世梁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 125
-
128
[10]
基于CVM方法分析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光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闵庆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文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荣金凤
吴雪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雪宾
[J].
生态环境,
2006,
(04)
: 747
-
751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