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部一次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轨迹模拟

被引:25
作者
曾勇 [1 ,2 ]
杨莲梅 [1 ,2 ]
张迎新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3] 北京市气象台
关键词
新疆西部; 大暴雨; 水汽输送; 拉格朗日轨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2016年7月28日—8月2日新疆西部罕见大暴雨过程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轨迹模式HYSPLIT,应用GDAS资料,模拟计算了大暴雨期间不同区域不同高度的水汽输送轨迹、主要通道及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结果表明:(1)200 h Pa高空偏西急流、700 h Pa和850 h Pa低空偏东急流及辐合线和500 h Pa稳定"两脊一槽"环流是大暴雨产生的天气背景;(2)大暴雨过程中阿克苏地区北部、伊犁河谷地区和博州地区东部1500、3000和5000 m水汽输送轨迹、主要通道及不同源地的水汽贡献存在差异,其中,阿克苏地区北部1500、3000、5000 m水汽分别主要来自中亚地区、中亚地区、地中海北部,水汽贡献分别占该高度水汽的38%、46%、48%;伊犁河谷地区1500、3000、5000 m水汽分别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黑海南部,水汽贡献分别占该高度水汽的100%、50%、68%;博州地区东部1500、3000、5000 m水汽分别主要来自西西伯利亚、中亚地区、东欧,水汽贡献分别占该高度水汽的58%、54%、82%。水汽在输送过程中高度多变,以偏东和偏南路径为主输送到大暴雨区上空;(3)欧洲大陆、西西伯利亚、中亚地区等陆地及黑海、里海等海洋是此次大暴雨水汽主要来源。南疆低层偏东风和辐合线在水汽的聚集及向上输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空急流产生的次级环流的下沉气流在将高空水汽向下输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新疆降水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张家宝, 1987
[12]   Monitoring the long-range transport effects on urban PM10 levels using 3D clusters of backward trajectories [J].
Makra, Laszlo ;
Matyasovszky, Istvan ;
Guba, Zoltan ;
Karatzas, Kostas ;
Anttila, Pia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1, 45 (16) :2630-2641
[13]  
新疆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 .2 张家宝,苏起元,孙沈清等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 1986
[14]   拉格朗日方法诊断2007年7月中国东部系列极端降水的水汽输送路径及其可能蒸发源区 [J].
陈斌 ;
徐祥德 ;
施晓晖 .
气象学报, 2011, 69 (05) :810-818
[15]   2007年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江志红 ;
梁卓然 ;
刘征宇 ;
朱云来 .
大气科学, 2011, 35 (02) :361-372
[16]   2007年7月17日中天山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张建伟 ;
刘海红 ;
阿斯玛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 (03) :18-21
[17]   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的分析 [J].
马京津 ;
高晓清 .
高原气象 , 2006, (05) :893-899
[18]   江淮流域2003年强梅雨期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J].
周玉淑 ;
高守亭 ;
邓国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2) :195-204
[19]   南亚高压突变引起的一次新疆暴雨天气研究 [J].
杨莲梅 .
气象, 2003, (08) :21-25
[20]   1991年江淮暴雨时期的能量和水汽循环研究 [J].
胡国权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3, (02) :1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