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余怀忠
尹祥础
夏蒙棼
许昭永
李敏
梁乃刚
彭克银
Victor Kukshenko
Surguei Elizarov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云南省地震局
[3] Ioffe Physical Technique Institute
[4]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5] Petersburg
[6] Russia
[7] Interunis Ltd
[8] Moscow
[9] Russia 中国北京
[10] 中国北京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北京
[11] 中国北京北京大学中国北京
[12] 中国昆明
[13] 中国北京
关键词
临界点理论; 能量加速释放; 声发射; 地震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8 [实验地震学、地震模拟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按照临界点理论 ,在大地震或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发生之前能量会加速释放 (AER) ,这种加速过程呈幂律变化 (power law) .本文通过大尺度岩石破裂声发射实验 ,对这一临界现象进行了研究 .实验分别采用 3种岩石试件 ,并且实现了不同轴压加载历史以及三轴应力状态 ;实验利用声发射技术记录了微裂纹产生和扩展时所释放的弹性能 (声发射 ) ;实验结果证实了临界点理论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岩石材料在受压破坏之前弹性能会出现明显的加速释放过程 .本文还对使用AER预测中期地震进行了初步研究 .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0+175 +1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利用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地震前兆现象 [J].
余怀忠 ;
尹祥础 ;
梁乃刚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404-413
[2]   加卸载响应比(LURR)理论的实验研究 [J].
余怀忠 ;
尹祥础 ;
夏蒙棼 ;
梁乃刚 ;
李敏 ;
许昭永 ;
彭克银 ;
Victor Kukshenko ;
Surguei Elizarov .
中国地震, 2003, (01) :58-66
[3]  
非线性系统失稳的前兆与地震预报——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J]. 尹祥础,尹灿.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5)
[4]   我国大陆强震活动的韵律性特征 [J].
张国民 .
地震地质, 1987, (02) :27-37
[5]   地震预测新途径的探索 [J].
尹祥础 .
中国地震, 1987, (01) :3-10
[6]   华北强震的时间分布及物理解释 [J].
张国民 ;
傅征祥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6) :569-578
[7]   强震前地震活动增强特征 [J].
刘蒲雄 .
地震, 1982, (02) :5-7+20
[8]   强震前大范围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时空扫描 [J].
黄德瑜 ;
冯浩 .
地震学报, 1981, (03) :283-291
[9]   中国的地震活动性 [J].
梅世蓉 .
地球物理学报, 1960, (01) :1-19
[10]  
地震中短期预报的动态图像方法[M]. 地震出版社 , 陆远忠等编著, 2001